
「宇宙浩瀚無垠,星系更是千姿百態。有時候,我們發現一些星系難以歸類,它們彷彿是不同星系類型的混合體,訴說著一段段神秘而又激烈的過去。」
(星系分類的困境:難以捉摸的宇宙居民)
星系並非一成不變的宇宙島嶼,它們經歷著碰撞、融合,以及與環境的互動,這些過程塑造了它們獨特的形態。NGC 2775星系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位於巨蟹座,距離地球約6700萬光年。從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影像中,我們可以看到它擁有一個平滑、缺乏氣體的中心,這類似於橢圓星系;但同時,它又環繞著一個由恆星和塵埃組成的羽毛狀環,這又是螺旋星系的特徵。
這種亦橢圓亦螺旋的形態,讓天文學家難以將其歸類。有些研究者認為它是螺旋星系,因為它擁有明顯的螺旋臂結構;另一些則認為它是透鏡星系,透鏡星系兼具螺旋星系和橢圓星系的特徵。
(透鏡星系的成因:星系演化的中間態?)
透鏡星系的形成機制至今仍是個謎。它們可能有多種不同的形成方式。
- 一種可能是,它們是由螺旋星系演化而來,在經歷了與其他星系的合併後,失去了其明顯的螺旋臂。
- 另一種可能是,它們是螺旋星系耗盡了星際氣體,導致恆星形成的速率大幅下降,螺旋臂也隨之消散。
- 還有一種可能是,它們原本更像橢圓星系,後來才逐漸吸積周圍的氣體,形成了一個氣體盤。
透鏡星系的存在,提醒我們星系演化是一個複雜而動態的過程,星系的形態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演變。
(NGC 2775的隱藏歷史:星系合併的證據)
NGC 2775星系或許隱藏著一段星系合併的歷史。雖然在哈伯望遠鏡的影像中看不到,但研究顯示,NGC 2775周圍存在著一個延伸近10萬光年的氫氣尾。這個微弱的氣體尾,很可能是過去與NGC 2775過於接近,最終被撕裂和吸收的一個或多個星系的殘骸。如果NGC 2775真的經歷過星系合併,那麼這就能解釋它今天所呈現的奇特外觀。
星系合併不僅會改變星系的形態,還會引發劇烈的恆星形成爆發,並可能觸發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活動。
哈伯太空望遠鏡自1990年發射以來,一直是天文學家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它以其卓越的觀測能力,為我們帶來了無數令人驚嘆的宇宙影像,並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奧秘。
NGC 2775星系並非哈伯第一次關注的目標,早在2020年,哈伯就曾發布過一張NGC 2775的影像。而這次的新影像,則是在先前的基礎上,增加了對特定波長的紅光的觀測,這種紅光是由年輕大質量恆星周圍的氫氣雲所發出的。透過這些不同波段的觀測,天文學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NGC 2775星系的結構和組成。
若對NGC 2775星系及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影像感興趣,可以透過網路搜尋「ESA/Hubble potw2538a」以找到相關資源,探索更多關於此星系的資訊。此外,亦可在網路上搜尋「Hubble Space Telescope」,以了解更多關於哈伯太空望遠鏡的計畫及觀測成果。宇宙的奧秘無窮無盡,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
Ref:
ESA/Hubble. (2025, September 29). Hubble finds a hybrid galaxy with a mysterious
and violent past. ScienceDaily.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9/250928095658.htm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ESA/Hubble.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