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美關稅、卓榮泰、APEC、貿易協議、232條款
[內文]:
台美之間的關稅議題,一直是產業界和民眾關注的焦點。行政院長卓榮泰近日表示,政府期望能在10月底前,針對台美關稅協商達成最終結論。這項聲明,為這場備受矚目的貿易談判,設定了一個明確的時間表。
卓榮泰在立法院報告韌性特別條例時,詳細說明了目前協商的進度。他指出,台美雙方已完成技術性磋商,目前正處於細部審視和最後總結會議的階段。雖然協商並未設定明確的截止日期,但卓榮泰對在10月底前達成協議,表達了樂觀的態度。他強調,政府的首要目標,是在保障台灣最大利益的前提下,爭取最佳的協議條件。
然而,他也提醒,與美國的貿易協商,不應過於追求速度。他提到,其他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後,仍可能出現意見分歧的情況,因此談判的質量比速度更為重要。經濟部長龔明鑫也表示,由於考量到整體談判和產業聚落的磋商,協商的結果可能延遲到10月底以後。
此次協商的重點,包括美國對輸美鋼鋁產品課徵的232條款關稅。卓榮泰表示,政府已將相關品項納入韌性特別預算,並承諾若有不足,將會再向立法院提出追加預算。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曾透露,美國前總統川普,可能在本月下旬的APEC領袖周等活動中,簽署多項關稅協議。此外,若月底舉行的習川會順利進行,也可能加速台美協議的進程。APEC峰會,被視為觀察關稅協議的重要場合。
對於APEC的代表,立委關切是否與半導體產業有關。卓榮泰表示,總統府正在作業中,並會考量立委的建議。據悉,總統府資政林信義,可能再次擔任APEC領袖峰會的代表。
個人心得:
台美關稅協議的進展,不僅關係到台灣的經濟利益,也牽動著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政府在協商過程中,需要謹慎權衡,確保在追求協議的同時,也能維護台灣的整體利益。
事件癥結點:
台美關稅協商的癥結點,在於如何平衡台灣的產業需求,與美國的貿易政策。如何在保障台灣產業競爭力的前提下,爭取更優惠的關稅待遇,是政府需要審慎思考的課題。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工商時報》和《NOWnews今日新聞》的報導。
* 卓榮泰對台美關稅協議的樂觀預期,以及10月底前達成協議的目標,是根據《工商時報》和《NOWnews今日新聞》的報導,並在文中直接引用。
* 關於232條款、APEC等細節的資訊,也是根據上述報導整理而成。
* 個人心得與事件癥結點,則是在綜合考量報導內容後,提出的觀點。
參考閱讀
台美關稅 卓揆盼月底有結論,工商時報 • 2 小時前
台美關稅卓揆盼月底有結論,工商時報
卓揆:台美關稅談判 拚10月底達協議 – 自由財經,自由時報電子報
台美關稅談判何時有結果?卓榮泰這樣說,今日新聞NOWNEWS via Yahoo奇摩新聞
美政府關門影響關稅談判?卓榮泰:爭取月底前有進展 | 美國 | 台灣 | 台灣大紀元 | 大紀元,台灣大紀元
美國政府關門影響關稅談判?卓榮泰:爭取月底前有結論,自由時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