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是一部以90年代為背景的英國電影,改編自麥克斯·波特(Max Porter)的暢銷小說《Shy》。故事聚焦在一所專門收容問題學生的改革學校,由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飾演的校長Steve,不僅要面對學校即將關閉的危機,還要處理學生們的各種問題,更要與自己內心的掙扎抗衡。這部電影深刻地描繪了一個被社會遺忘的角落,以及一群在困境中掙扎求生的人們。
席尼·墨菲在本片中奉獻了極具爆發力的演出。他所飾演的Steve校長,是一位充滿矛盾的角色。他一方面要竭力維持學校的運作,保護學生們免受外界的傷害;另一方面,他也要面對自己內心的黑暗面,與精神疾病作鬥爭。席尼·墨菲將Steve的堅毅、脆弱、憤怒、悲傷等各種情緒都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能夠深刻地感受到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他的表演充滿力量,讓人難以忘懷。
「席尼·墨菲的表演令人著迷,他緊緊抓住你的注意力,並要求你給予同情。」

《Steve》毫不避諱地呈現了改革學校的種種問題。學校資源匱乏,師資不足,學生們來自不同的背景,有著各自的問題,例如家庭暴力、藥物濫用、心理疾病等等。這些問題交織在一起,讓學校的運營變得異常艱難。此外,社會對這些學校和學生的漠視,也讓情況雪上加霜。Steve校長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僅要處理學生的問題,還要面對學校關閉的威脅,以及自己內心的掙扎,他的處境令人感到心疼。


除了Steve校長之外,電影也將鏡頭對準了學校中的一位問題學生Shy。Shy正處於青春期,內心充滿了躁動和迷茫。他一方面渴望被愛和被認可,另一方面又對社會充滿了憤怒和不信任。他經常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甚至有自殘的傾向。Shy的故事反映了許多青少年的共同困境,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會感到迷茫、困惑、甚至絕望。

《Steve》是一部情緒張力非常強大的電影。它真實地呈現了改革學校的困境,以及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的掙扎。觀看這部電影可能會讓觀眾感到壓抑、不安、甚至絕望。因此,建議觀眾在觀影前做好心理準備。如果你對相關議題比較敏感,或者最近情緒不太穩定,建議謹慎觀看。觀影後,如果感到不適,可以和朋友、家人、或者專業人士聊聊,尋求支持和幫助。電影的最後也呼籲觀眾,如果正在與憂鬱症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作鬥爭,請尋求幫助。
「《Steve》以簡潔的92分鐘片長,增添了重要的層次,而不會過度強調其觀點。在形式上,它是原始的、不平整的,甚至是粗糙的——當你與它相處的時間越長,這些選擇會感覺更真實。」
有人將《Steve》視為現代版的《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兩部電影都以教育為主題,都關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然而,《Steve》更加真實、更加黑暗,也更加令人深思。它沒有美化改革學校的生活,而是毫不避諱地呈現了其中的種種問題。儘管如此,《Steve》仍然是一部充滿希望的電影。它告訴我們,即使在最黑暗的角落,也有人願意付出努力,去守護那些被遺忘的人們。
想要觀看這部電影,可以在Netflix上搜尋 “St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