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新知:大腦的最佳運作模式可能需要七種感官,而非五種
「我們的結論當然高度推測了人類感官的應用,儘管你永遠不知道:未來的人類可能會進化出對輻射或磁場的感知。但在任何情況下,我們的發現對於機器人學和人工智能的理論可能具有實際意義。」- 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Skoltech)人工智能教授尼古拉·布里良托夫(Nikolay Brilliantov)。
(記憶、感官與智能的數學連結:七感官模型的誕生)
近年來,科學家們對人類大腦如何運作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興趣。一項來自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Skoltech)的研究,透過建立記憶的數學模型,揭示了記憶、感官與智能之間可能存在數學上的連結。研究指出,大腦在處理信息時,可能存在一個最佳的感官數量,而這個數字並非我們傳統認為的五種,而是七種。這項研究不僅挑戰了我們對感官的傳統認知,也為機器人設計、人工智能等領域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記憶的基石:Engram模型的重新審視)
該研究團隊以二十世紀初發展出的方法為基礎,建立了記憶「印跡」(Engram)的模型。Engram可以被視為大腦多個區域中稀疏的神經元集合,它們共同放電。一個Engram的概念內容是一個理想的抽象對象,具有多個特徵。在人類記憶的背景下,這些特徵對應於感官輸入。例如,香蕉的概念會與視覺圖像、氣味、味道等聯繫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存在於五維空間中的五維對象,並在這個空間中與記憶中保留的所有其他概念一起演化。透過模擬學習和遺忘的過程,研究人員得以深入了解記憶是如何形成的。
「記憶印跡是記憶的基石,理解它們的運作方式對於解開大腦的奧秘至關重要。」
(感官維度的擴展:七感官模型的數學證明)
研究團隊透過數學方法證明,概念空間中的Engram傾向於演化到一個穩定的狀態。這意味著經過一段短暫的時期後,會出現一個「成熟」的Engram分佈,並持續存在。研究人員進一步探討了具有特定維度數量的概念空間的最終容量,令人驚訝地發現,當概念空間的維度為七時,記憶中儲存的不同Engram數量最多。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七種感官可能是最佳的感官數量。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現在就應該開始尋找額外的兩種感官,而是提供了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論基礎。
(七感官模型的穩健性:超越模型細節的發現)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數字似乎並不取決於模型的細節,例如概念空間的屬性以及提供感官印象的刺激。數字「七」似乎是記憶Engram的一個穩健且持久的特徵。但需要注意的是,當計算記憶容量時,圍繞一個共同中心存在的多個不同大小的Engram被認為代表相似的概念,因此被視為一個。這意味著,即使Engram的數量很多,如果它們代表的概念相似,那麼對記憶容量的貢獻也會受到限制。
(從理論到實踐:七感官模型在AI和機器人領域的潛力)
儘管這項研究目前仍處於理論階段,但其潛在應用價值卻不容忽視。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發現對於機器人學和人工智能的理論可能具有實際意義。
* 在機器人設計方面,了解大腦如何有效地處理多維信息,有助於開發出更智能、更具適應性的機器人。
* 在人工智能領域,模擬人類大腦的記憶機制,可以幫助我們構建更強大、更有效的AI系統。
人類和其他生物的記憶是一種神秘的現象,與意識等特性息息相關。儘管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對於大腦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推進記憶的理論模型將有助於深入了解人類思維,並在人工智能代理中重建類似人類的記憶。這項關於「七感官模型」的研究,無疑為我們探索大腦的奧秘,開啟了一扇新的窗戶。
參考資料:
讀者若想了解更多資訊,可以在ScienceDaily網站上搜尋”Scientists suggest the brain may work best with 7 senses, not just 5″這篇文章。
Ref:
Skoltech. (2025, October 8). Scientists suggest the brain may work best with 7
senses, not just 5.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8,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0/251008030955.htm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Skoltech.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