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市早苗、日本首相、公明黨、政治聯盟、經濟政策
[內文]:
日本政壇近期可說是風起雲湧,自民黨新任黨魁高市早苗,原被外界看好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然而,執政聯盟夥伴公明黨的「分手」舉動,讓她的「首相之路」增添了許多變數。
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但隨即公明黨宣布退出與自民黨長達26年的執政聯盟,使得原本預計在10月15日國會承認高市成為首相的計畫產生變化。矢板明夫分析,公明黨此舉可能與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場有關,尤其是在對中政策上。高市早苗被認為帶有強烈的反中色彩,而公明黨似乎不樂見這樣的人出任首相。
公明黨在退出聯合執政前,曾向自民黨提出了幾個要求,包括首相不得參拜靖國神社、不得排斥與歧視外國人、加強對企業政治獻金的規範。其中,對於企業政治獻金的規範,高市早苗的回應是「今後再討論」,這似乎觸怒了公明黨。矢板明夫認為,企業的政治獻金是自民黨地方組織的主要收入來源,高市早苗若輕易答應,恐將受到黨內反彈。
目前,自民黨在眾議院席次未過半,公明黨的退出,使得高市早苗組建穩定內閣面臨挑戰。在野黨雖然席次眾多,但彼此政策差異大,整合不易,因此高市早苗仍有機會憑藉最大黨黨魁的身份當選首相。
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則從經濟角度分析,高市早苗的政策將延續安倍經濟學,傾向財政寬鬆,可能擴大財政赤字。她提到,高市早苗當選後,金融市場出現了日股大漲、日圓貶值等反應,反映了市場對其政策的預期。
然而,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仍充滿挑戰。陳鳳馨指出,若高市早苗無法組建穩定內閣,日圓可能陷入震盪,而美國的態度也將影響日圓的走勢。
中華日報的社論則認為,高市早苗若上任,將牽動東亞地緣政治。她能否平衡美日關係、處理美陸競爭,以及穩定與中國、南韓的關係,將是重要的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分析了三種可能的情境,其中包含自民黨單獨執政、爭取小黨支持組成聯盟,以及在野黨整合推出共同候選人。中天新聞網報導指出,各黨派間的角力已然展開,日本政局的走向,將在未來十天內揭曉。
個人心得:
日本政局的變化,不僅牽動著國內,更影響著整個東亞地區的局勢。高市早苗能否打破傳統,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不僅關係到日本的內政,更關係到日本在國際社會中的角色。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癥結點,可以歸結為權力結構的重新分配,以及各黨派間的利益角力。公明黨的退出,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平衡,也使得高市早苗的執政之路充滿不確定性。
參考閱讀
高市早苗有望成為第一位日本女首相?陳鳳馨分析日本經濟未來2大隱憂【Yahoo TV】風向龍鳳配,風向龍鳳配 • 5 小時前
女首相夢碎?他曝:高市早苗當選可能性仍大,今日新聞NOWNEWS via Yahoo奇摩新聞
高市早苗問鼎首相生變?陳鳳馨點出經濟觀察指標:財政赤字擴大恐引疑慮,風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社論〉高市早苗若任新日相 牽動東亞格局,中華日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日本國會10 天後開議 日經:3種情境決定高市還是玉木擔任首相,新頭殼 via Yahoo奇摩新聞
日本政壇大地震!高市早苗首相位還差近40席 各黨角力開打,中天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