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蘋果、AI侵權、著作權、集體訴訟、訓練資料
[內文]:
蘋果公司近期可說是「禍不單行」,繼先前因使用盜版書籍訓練其AI模型而面臨集體訴訟後,再次因AI訓練資料的著作權問題,遭到來自紐約州立大學的兩位神經科學教授提告。根據報導,這兩位教授指控蘋果未經授權,使用他們的著作來訓練AI模型。
此次訴訟與先前案件的相似之處,在於都指向蘋果公司在AI訓練資料的取得上,可能涉及侵權行為。原告表示,蘋果公司透過「影子圖書館」與網路爬蟲軟體,非法取得包含他們著作在內的盜版內容,並用於訓練其AI模型。這種未經授權使用受版權保護作品的行為,引發了對AI訓練資料來源合法性的質疑。
個人心得: 看到蘋果接連因為AI訓練資料的問題被告,不禁感嘆科技巨頭在追求技術突破的同時,似乎忽略了對著作權的尊重。這也反映出,在AI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法律與道德規範的腳步似乎未能跟上。
回顧這段時間,不只是蘋果,OpenAI等科技公司也都面臨著類似的訴訟。例如,紐約時報就曾因OpenAI使用其新聞內容訓練AI模型而提告。Anthropic也曾因著作權爭議,與50萬名作者達成15億美元的和解。這些案例都顯示,AI產業在資料使用方面,正經歷著一場法律風暴。
事件癥結點: 這些訴訟的核心問題,在於AI模型是否可以「合理使用」受版權保護的內容,以及媒體出版品在生成式AI發展下的法律地位。簡單來說,就是AI公司在訓練模型時,能用多少別人的作品,以及需要支付多少費用。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科技公司勢必會更加重視訓練資料的合規性,並可能與更多內容創作者、出版業者合作,透過簽署授權協議的方式取得訓練資料。然而,這也可能導致AI技術的訓練成本增加,進而影響AI技術的應用發展。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Yahoo新聞與Mashdigi報導: 本文主要基於Yahoo新聞與Mashdigi的報導,彙整了蘋果公司面臨的最新集體訴訟資訊。這些報導提供了事件的背景、訴訟內容以及相關科技公司的應對方式。
- 彭博法律(Bloomberg Law)報導: 新聞報導中提及的彭博法律(Bloomberg Law),提供了更詳細的訴訟內容和法律分析,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案件的性質和可能造成的影響。
- 案例分析: 文章中也提及Anthropic的和解案例,以及紐約時報對OpenAI的提告等,這些案例對照蘋果的現況,更突顯出AI產業在著作權議題上的共同挑戰。
總之,蘋果再次因AI訓練資料的著作權問題被告,不僅是對其AI發展計畫的警示,也再次提醒我們,在AI技術突飛猛進的同時,如何平衡創新與著作權保護,將是科技產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參考閱讀
蘋果再次因AI訓練資料涉及侵權遭集體訴訟,神經科學家控未經授權使用著作,Mashdigi • 9 小時前
蘋果再次因AI訓練資料涉及侵權遭集體訴訟,神經科學家控未經授權使用著作,Mashdigi via Yahoo奇摩新聞
神經學教授集體狀告蘋果 未授權掃描著作訓練AI侵權,CTWANT via Yahoo奇摩新聞
蘋果AI訓練來源又爆爭議:繼作家後,科學家聯手控告侵權,Yahoo Tech
法院撤銷先前廣泛資料保存命令,OpenAI不再需要保留所有ChatGPT對話紀錄,Mashdigi via Yahoo奇摩新聞
蘋果陷版權爭議,OpenELM 涉嫌用盜版書訓練AI,科技新報 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