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劑量放射治療:骨關節炎的新曙光?
「在弱效止痛藥與侵入性手術之間,存在著一種臨床需求,而我們認為放射治療可能是這些患者的一個合適選擇。」 – Byoung Hyuck Kim, MD, PhD
子段落標題1: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的困境與新契機
退化性關節炎,特別是膝關節炎,是台灣中老年族群常見的健康問題,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造成龐大的醫療負擔。傳統的治療方式,從保守的物理治療、藥物控制,到侵入性的關節置換手術,各有其限制與風險。然而,最新的研究顯示,低劑量放射治療 (Low-Dose Radiation Therapy, LDRT) 可能為中度膝關節炎患者帶來緩解疼痛、改善功能的全新選擇。
LDRT並非全新的概念,過去已在某些發炎性疾病的治療上有所應用。其原理是利用極低劑量的放射線,調節發炎反應,進而減輕疼痛。與癌症治療所使用的高劑量放射線相比,LDRT的劑量通常僅為其5%以下,因此副作用的風險也相對較低。這項研究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它以嚴謹的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證實了LDRT在膝關節炎治療上的有效性。
研究團隊將受試者隨機分配到三組:極低劑量組(0.3 Gy)、低劑量組(3 Gy)以及安慰劑組(sham radiation)。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客觀性,試驗過程採雙盲設計,且限制受試者使用其他較強的止痛藥物,僅允許使用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 來緩解疼痛。結果顯示,3 Gy低劑量組的患者,有高達70%達到治療反應的標準,顯著優於安慰劑組的42%。這項結果強而有力地支持了LDRT在緩解膝關節炎症狀上的效果。
子段落標題4: 安全性考量:LDRT的潛在風險
當然,任何醫療介入都存在潛在風險。LDRT雖然使用極低的放射劑量,但長期影響仍需持續追蹤。研究團隊強調,LDRT的照射範圍僅限於關節,遠離重要器官,這有助於降低副作用的發生機率。不過,在臨床應用上,仍需仔細評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並充分告知潛在風險,才能做出最適合的治療決策。
子段落標題5: LDRT的適用對象與治療時機
研究指出,LDRT可能特別適合於患有輕度至中度膝關節炎,且關節結構尚未嚴重破壞的患者。Dr. Kim 認為,對於關節軟骨已嚴重磨損的重度關節炎患者,LDRT可能效果有限。然而,對於早期或中期的患者,LDRT有機會延緩關節退化的進程,甚至避免或延後關節置換手術的需求。
子段落標題6: 整合性治療策略:LDRT的角色定位
LDRT並非萬靈丹,無法取代現有的治療方式。Dr. Kim 建議,應將LDRT視為整合性治療策略的一部分,與體重控制、物理治療、藥物控制等其他療法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在臨床實務上,醫師應與患者充分溝通,共同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總結來說,低劑量放射治療為膝關節炎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這項技術仍處於發展階段,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驗證其長期療效與安全性。台灣的學者與研究生,可持續關注相關研究發展,並思考如何將LDRT納入骨關節炎的治療策略中,為廣大的患者帶來福祉。若對此主題有興趣,建議可以搜尋相關醫學期刊論文,例如在PubMed等資料庫中輸入 “Low-Dose Radiation Therapy” 和 “Osteoarthritis” 作為關鍵字,以獲得更深入的研究資訊。
American Society for Radiation Oncology. (2025, October 15). This European
treatment for joint pain just passed a major scientific test.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15,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0/
251015032316.htm\n—\n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American Society for Radiation Oncology.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