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智慧機器人、AI應用、服務型機器人、未來科技館、產業升級
[內文]:
2025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中的「未來科技館」於10月16日盛大開幕,並舉辦智慧機器人論壇。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於會中強調,台灣發展機器人的重點將聚焦於「服務型機器人」的AI應用,而非傳統製造業的工業機器人。此舉不僅呼應了行政院今年7月核定的「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更展現了台灣在AI時代產業轉型的企圖心。
吳誠文表示,台灣在半導體和AI硬體製造方面已具備領先優勢,精密機械產業也有紮實基礎,這為發展智慧機器人產業奠定了良好基礎,將使台灣成為全球機器人的重要供應鏈之一。 他並指出,政府將整合跨域專業,打造完整的應用系統,讓AI驅動的應用、系統與服務真正幫助人類,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需求,例如災害預防、救援,以及高風險工作等。
本次論壇匯聚了來自德國、美國、日本等地的頂尖專家,共同探討智慧機器人在醫療、工業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H²T團隊展示了ARMAR系列人形機器人,討論如何從工業維修延伸至生活照護。日本早稻田大學專家則分享了雙足步態與動態控制技術在醫療輔助和人機互動領域的成果。NVIDIA首席研究科學家Stan Birchfield剖析了電腦視覺與即時感知技術,為人形機器人的安全自主運作奠定基礎。史丹佛大學教授C. Karen Liu則介紹了先進的模擬與控制演算法,以提升機器人的環境適應力。台灣大學教授傅立成也強調,智慧機器人是台灣產業升級的重要契機,台灣應善用既有優勢,結合國際合作,推動智慧機器人在製造、醫療與教育場域的創新應用。
個人心得: 智慧機器人無疑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台灣若能抓住這波浪潮,將AI技術與既有的硬體製造優勢結合,並積極與國際合作,確實有機會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事件癥結點: 台灣發展智慧機器人產業的關鍵,是如何將AI技術與應用場景完美結合。 這不僅需要技術上的突破,更需要跨領域的整合,以及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共同努力。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中時財經即時與鉅亨網的報導。 其中,國科會主委吳誠文的發言,例如台灣發展機器人的重點、政府推動智慧機器人產業的策略,都與報導內容一致。 此外,文中提到的各國專家、技術以及應用場景,也與報導內容相互呼應,共同描繪了台灣智慧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藍圖。
參考閱讀
未來科技館開幕 吳誠文:台灣發展機器人聚焦AI應用,中時財經即時 • 7 小時前
機器人關鍵在鏡頭!宜鼎、安提打造邊緣AI解方 DDR4漲勢看不到盡頭|壹蘋新聞網,壹蘋新聞網
未來科技館開幕 吳誠文:台灣發展機器人聚焦AI應用,中時財經即時
芝程科技鎖定智慧感測應用AI照護機器人攻市 – 自由財經,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5未來科技館開展 國科會:半導體、AI優勢讓台灣成為機器人重要供應鏈,鉅亨網
達明協作機器人打進AI伺服器檢測應用(圖),中央社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