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更年期、更年力、女性健康、社會支持、去汙名化
[內文]:
近年來,社會對於女性更年期的關注逐漸提升,不再僅僅視之為衰老的象徵,而是賦予其新的定義與價值。台灣女性齡活共創共善協會於10月18日舉辦記者會,倡議將更年期重新定義為「更年力」,強調這是女性展現智慧與能力的轉型期。
過去,更年期常被視為女性的「不適期」或「疾病階段」,導致許多女性選擇隱忍,甚至拒絕就醫。然而,隨著全球女性平均壽命增加,更年期已不再是短暫的過渡期,而是女性人生中重要的階段。根據協會指出,全球有超過十億女性正處於更年期,台灣女性平均壽命也已達八十三歲,更年期成為人生後三分之一的重要階段。若缺乏支持,女性可能面臨工作動力減退、焦慮憂鬱,甚至對自我失去信心。
「更年力」的提出,為更年期注入了新的能量。協會認為,這是一個女性再賦能、展現智慧與能力的重要轉型期。透過自我轉化、社會連結與能力創造,女性能持續在社會與職場發揮影響力。
為此,協會提出多項推動策略。首先,呼籲企業提供更年期友善環境,設立專責人員提供心理支持與職涯輔導。其次,提供全方位知識與資源,建立線上諮詢平台與社群支持網絡,協助女性管理生理、心理及生活轉變。此外,也期望結合醫療、心理、社區及企業資源,建立完整的支持網絡,協助女性平衡身心、維持生活品質。
專家也紛紛呼籲社會給予更年期女性更多關注與支持。振興醫院袁瑋醫師指出,更年期女性面臨空巢適應、職涯反思及自我形象轉變,若缺乏支持,憂鬱與焦慮風險高。中山醫院陳欣湄醫師則強調,規律運動、充足營養與心理調適,是維持後半生健康的重要關鍵。
個人心得:
「更年力」的概念令人耳目一新。這不僅是對更年期女性的肯定,也是對整個社會的提醒:尊重並支持不同生命階段的女性,將能激發更多潛能與價值。
事件癥結點:
傳統觀念對更年期的負面刻板印象,以及社會支持的不足,是導致許多女性在更年期感到孤立無助的原因。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依據CNEWS匯流新聞網的報導,梳理了「更年力」的倡議背景、協會提出的策略,以及專家建議。本文強調「更年力」的概念,並加入個人觀點,闡述了對此議題的看法。
參考閱讀
女性更年期新觀念「更年力」登場 女性齡活共創共善協會呼籲社會支持,匯流新聞網 • 7 小時前
女性更年期新觀念「更年力」登場 女性齡活共創共善協會呼籲社會支持,匯流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老闆喊崩潰!2026年連假史上最狂「請4休16」網友嗨翻,引新聞 via Yahoo奇摩新聞
「臺灣更年力,國際更年日」登場 齊聲倡議打造更年期友善職場支持體系,三立新聞網
趙少康勸鄭麗文「別扯後腿」!藍支持者氣炸「嗆退黨」,民視 via Yahoo奇摩新聞
民進黨大臺南市長參選人林俊憲辦團結大會 提福利政策萬人力挺,台灣新生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