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藏的心臟風險:簡單的頸圍檢測可能透露的健康秘密
「許多時候,我們尋找健康的指標時,往往忽略了最簡單、最容易取得的資訊。頸圍,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數字,或許正默默地訴說著您心血管和代謝健康的秘密。」
傳統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和腰臀比雖然廣泛應用,但有其局限性。對於肌肉量較高的人來說,BMI可能無法準確反映其健康狀況。此時,頸圍就提供了一個額外的視角,幫助我們了解體內脂肪的分佈,特別是上半身的脂肪堆積情況。醫生長期以來依賴BMI等指標,但近年來,研究人員開始關注頸圍,因為它可能更好地反映內臟脂肪的累積。
頸圍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脂肪的警訊
較粗的頸圍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息息相關,包括高血壓、心房顫動和心力衰竭。特別是心房顫動,它可能導致血栓形成,進而引發中風等嚴重後果。脂肪堆積在軀幹上部會釋放脂肪酸到血液中,干擾身體調節膽固醇、血糖和心律的能力,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同警鐘一般,提醒我們需要關注心臟的健康。
「脖子粗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更高,這是不爭的事實。」
頸圍與代謝疾病的關聯:糖尿病的潛在風險
頸圍較大的人也更容易罹患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這些疾病可能導致神經損傷、視力喪失、甚至截肢等長期併發症。內臟脂肪的累積會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因此,頸圍可以作為評估內臟脂肪積累程度的一個可視化指標。透過這個簡單的測量,我們或許能夠更早地發現糖尿病的風險,並及時採取預防措施。
頸圍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關聯:呼吸的隱憂
較粗的頸圍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一個已知風險因素。這種情況不僅會導致嚴重的白天疲勞,還會增加心臟和血管的壓力。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導致夜間反覆停止呼吸,長期下來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損害。頸圍較大的人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頸部脂肪可能壓迫氣道,阻礙呼吸。
頸圍的警戒值:健康的紅線
研究顯示,男性頸圍超過17英寸(約43厘米),女性頸圍超過14英寸(約35.5厘米)時,健康風險會顯著增加。即使BMI正常,超過這些閾值也可能存在潛在的健康隱憂。更令人擔憂的是,每額外超過警戒值的1厘米,都會增加住院和早逝的可能性。「別小看這小小的數字,它可能是健康的關鍵指標!」
頸圍並非一成不變,它可以透過改善生活方式來調整。規律的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充足的睡眠都有助於改善代謝健康。健康的飲食也有利於體重管理和減少不健康的脂肪儲存。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減少內臟脂肪的累積,從而降低頸圍,並改善整體健康狀況。這不僅僅是為了擁有更美的體態,更是為了擁有更健康的人生。
頸圍的測量非常簡單,只需一條軟尺即可。將軟尺水平地繞頸部一圈,測量頸部最細處的周長即可。雖然頸圍不應取代已建立的健康評估方法,但它提供了一個有價值且易於使用的工具,幫助我們了解心血管和代謝健康。這個快速的檢查可以突顯傳統指標可能遺漏的潛在風險,提醒我們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並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
這項研究發表在許多醫學期刊上,可以通過在PubMed等資料庫中搜尋 “neck circumference” 與 “cardiovascular risk”、”metabolic disease”、 “sleep apnea” 等關鍵字找到相關研究。
The Conversation. (2025, October 20). This simple neck measurement might reveal
hidden heart risk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20,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0/251020092844.htm\n—\n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The Conversation. Original written by Ahmed Elbediwy and Nadine Wehida.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