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市早苗、日本首相、中日關係、台灣、外交
[內文]:
2025年10月21日,高市早苗在日本臨時國會中當選首相,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她的勝選不僅打破了日本政壇的性別天花板,更因其親台立場和對華強硬態度,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高市早苗長期以來被視為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弟子」,外界普遍預期她將延續安倍的外交路線。尤其在台灣議題上,高市曾多次表達對台灣的支持,並承諾「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她在擔任黨魁期間,就曾強調台日關係的重要性,並主張與台灣建立「準安全聯盟」。她的這些言論,自然觸動了中國的敏感神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回應高市當選時表示,這屬於日本的內部事務。然而,他也同時敦促日方恪守中日關係的政治承諾,特別是在歷史和台灣問題上。這番表態,既展現了中國對日本新政府的謹慎態度,也暗示了對高市早苗未來政策走向的關切。
《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的評論則更為直接,他認為高市的當選是「政治交易」的結果,並預測她在歷史和擴軍問題上或將有所收斂。他提到,高市早苗在對中關係上立場強硬,但身為首相後,或將不得不權衡實際利益,減少對中韓等國的刺激。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副教授陳宥樺認為,高市早苗會繼承安倍晉三的路線是無庸置疑的。陳教授表示,高市此次競選黨魁時在眾多演說中都提及安倍,更進一步提了加強美日聯盟以及推進自由與開放的印太的願景。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早苗在就任首相前,曾多次參拜靖國神社。但上任後,為了避免刺激鄰國並維護外交關係,她似乎展現了務實的一面,甚至傳出可能不會參拜靖國神社的消息。
高市早苗的當選,為日本政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中日關係、台日關係以及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帶來了新的變數。
個人心得:
高市早苗的當選,可以說是日本社會在性別平等上邁出的一大步。然而,更重要的是,她所代表的政治立場和外交策略,將對日本的國際地位和區域安全產生深遠影響。
事件癥結點:
此次事件的核心,不僅僅是高市早苗個人的政治理念,更涉及到日本在複雜國際關係中的定位,以及如何平衡與中國、台灣、美國等各方的關係。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NOWnews今日新聞: 提供高市早苗當選首相的即時報導,以及中國外交部的回應。
- BBC NEWS 中文: 提供了對高市早苗政治立場的深入分析,以及她與安倍晉三關係的解讀。
- Yahoo新聞: 引用了各方對高市早苗當選的評論,包括胡錫進的觀點。
本文綜合了上述來源的資訊,並進一步分析了高市早苗上任後面臨的挑戰和可能採取的策略,以及對中日、台日關係的影響。
參考閱讀
高市早苗當選首相!中國點台灣問題回應了,今日新聞NOWNEWS • 28 分鐘前
高市早苗當選首相!中國點台灣問題回應了,今日新聞NOWNEWS via Yahoo奇摩新聞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北京:盼信守政治承諾,自由時報電子報
日首位女首相高市「安倍路線」擬增軍費1/高市早苗打破玻璃天花板 日本誕生首位女首相,鏡新聞 via Yahoo奇摩新聞
福澤喬分析高市早苗內閣名單!指「日本萬安」任防衛大臣「不用擔心」:總理與官房長官都是領域專家、 …,放言 Fount Media via Yahoo奇摩新聞
高市早苗當選首相被視為安倍「弟子」的她對華策略是否會有別於「議員高市」,BBC NEWS 中文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