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5N1 禽流感在乳酪中的潛藏危機:學者與研究生的深度解析
“研究揭示,H5N1 禽流感病毒能在生乳乳酪中存活,但酸度在病毒滅活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本文將深入探討這項發現對乳酪製造商和消費者的重要影響。”
H5N1 禽流感病毒不僅威脅禽鳥,現在更可能潛藏在乳酪中,這對食品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研究顯示,H5N1 病毒能在生乳乳酪中長時間存活,甚至超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建議的 60 天熟成期。
這項發現顛覆了我們對乳酪熟成過程的認知。過去,我們認為 60 天的熟成期足以降低有害細菌的風險,但現在看來,這可能不足以完全消除 H5N1 病毒的威脅。康乃爾大學的測試更在市售切達乳酪樣品中檢測出 H5N1 病毒,凸顯了這個問題的真實性與迫切性。要找到這項研究,可以在網路上搜尋 “H5N1 cheese Cornell University” 即可。
酸度是關鍵:pH 值如何影響病毒存活
研究發現,乳酪的酸度(pH 值)是決定 H5N1 病毒存活的重要因素。當乳酪的 pH 值在 5.8 至 6.6 之間時,病毒仍能保持活性;但當 pH 值降至 5 或以下時,則未檢測到病毒。
“當生乳乳酪的 pH 值介於 5.8 至 6.6 之間時,病毒仍然存活。在 pH 值為 5 或以下的乳酪中,則未檢測到病毒。”
不同種類的乳酪具有不同的 pH 值,例如切達乳酪的 pH 值約為 5.4,而費達乳酪則低至 4.6。這意味著,某些天然酸性的乳酪,如費達乳酪,可能本身就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乳酪製造商可以透過直接酸化或添加乳酸菌來控制乳酪的酸度,將牛奶中的糖分轉化為乳酸,從而達到所需的 pH 值。控制乳酪的酸度,在避免病毒存活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預防勝於治療:乳酪製造商的應對策略
面對 H5N1 病毒的潛在威脅,乳酪製造商可以採取哪些預防措施?研究人員建議,在乳酪製作前對牛奶進行病毒檢測,確保只使用無病毒的牛奶。
此外,另一種可行的選擇是將牛奶加熱至低於巴氏殺菌法的溫度,以在不顯著改變生乳乳酪特性的前提下,滅活病毒。這些措施不僅能降低乳酪產品的污染風險,同時也能確保乳酪的風味和品質。
動物實驗結果顯示,飲用受污染生乳的雪貂會受到感染,但食用受污染生乳乳酪的雪貂則沒有。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因為生乳的液體性質使病毒更容易與喉嚨的黏膜接觸。
這個實驗結果提醒我們,生乳與乳酪在病毒傳播風險上存在差異。儘管如此,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加強對乳酪產品的監測和管理。
這項研究得到了 FDA 和紐約州農業與市場部的支持,凸顯了政府機構在應對食品安全問題上的重要作用。政府的支持不僅能推動相關研究的進行,也能為乳品產業提供指導,幫助他們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透過政府、學術界和產業的共同努力,我們可以更好地保障乳酪產品的安全性,讓消費者能夠安心享用美味的乳酪。
H5N1 禽流感病毒在乳酪中的潛藏風險,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未來,我們需要加強對乳酪產品的監測,定期進行風險評估,並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不斷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此外,我們也需要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讓他們了解生乳乳酪的潛在風險,並學會如何選擇和食用乳酪產品。只有透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維護公眾健康。
Cornell University. (2025, October 21). Bird flu hiding in cheese? The
surprising new discovery.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21,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0/251020092841.htm\n—\n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Cornell University. Original written by Krishna Ramanujan.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