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類比晶片、阻變存儲器、AI、GPU、中國
[內文]:
中國在晶片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與集成電路學院合作,成功研發一款基於阻變存儲器的高精度、可擴展模擬矩陣計算晶片。此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電子學》期刊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款晶片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採用模擬計算,與傳統數位計算晶片不同。傳統晶片依賴二進位形式的數據處理,而模擬計算則直接使用連續的物理量,如電壓和電流,來表示數字,省去了數據轉換的過程,從而大幅提升計算效率。研究人員以生動的比喻解釋,這就像直接使用類比訊號,而不是將其轉換為數位訊號再處理。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這款晶片在計算精度上表現出色,可以實現16×16矩陣的24比特定點數精度求逆,經過十次迭代後,相對誤差可低至10⁻⁷量級。在計算性能方面,解決32×32矩陣求逆問題時,其算力已超越高端GPU的單核性能;而在128×128的矩陣問題上,計算吞吐量更是達到頂級數位處理器的1000倍以上,相當於傳統GPU需要一天完成的工作,這款晶片一分鐘即可搞定。
個人心得: 看到這樣的進展,著實令人振奮。這不僅僅是一項技術突破,更代表著中國在晶片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正在不斷提升。尤其在AI時代,這種高效的類比計算晶片,有望為AI領域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事件癥結點: 傳統的數字計算晶片在處理某些特定任務時,存在著性能瓶頸和能耗問題。類比計算晶片的出現,有望解決這些問題,為AI、機器人等領域帶來更強大的計算能力。這也引發了對未來計算架構的思考,CPU、GPU與模擬計算晶片,或許將形成互補共存的局面。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Yahoo新聞、中天新聞網以及《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Yahoo新聞提供了事件的概況和重要資訊,而中天新聞網則提供了更詳細的技術細節和應用前景的描述。《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則深入探討了類比計算的概念和技術優勢,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這項技術的突破,無疑將對全球晶片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閱讀
陸成功研發新型晶片!模擬計算系統精度媲美數字計算機,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陸成功研發新型晶片!模擬計算系統精度媲美數字計算機,中天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Google 推出「量子迴聲」演算法,量子電腦首度展現可驗證的運算優勢,速度比超級電腦快 13,000 倍,三嘻行動哇 via Yahoo奇摩新聞
51歲男中風口語「斷線」 高壓氧治療助大腦重開機,中天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內部畫面震撼曝光!台積電美廠「銀色高速公路」超壯觀,中天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從愛情信物到「晶片救星」!河南「種出」156.47克拉全球最大培育鑽石,三立新聞網 setn.com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