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風暴的能量來源:科學家首次直接觀測到太陽日冕中的扭轉阿爾文波
「這項發現結束了對這些波的長期尋找,其起源可以追溯到 1940 年代。我們終於可以直接觀察到這些扭轉運動在日冕中來回扭曲磁力線。」- Richard Morton 教授
太陽日冕之謎:一個世紀的追尋
太陽,這個孕育地球生命的恆星,其表面溫度約為攝氏 5,500 度。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太陽大氣層最外層的日冕,溫度竟高達數百萬度!這個巨大的溫差悖論,被稱為「日冕加熱問題」,困擾了科學界近一個世紀。直到最近,科學家才首次直接觀測到太陽日冕中的「扭轉阿爾文波」,為解開這個謎團提供了一線曙光。這個發現不僅驗證了早期的理論模型,也為我們理解太空天氣,乃至於保護地球上的衛星和電網,帶來了新的希望。
阿爾文波:能量傳輸的潛力股
早在 1942 年,瑞典物理學家漢尼斯·阿爾文 (Hannes Alfvén) 預測了一種特殊的電磁波,後人稱之為「阿爾文波」。這種波被認為可以在太陽大氣中傳輸能量,進而加熱日冕。阿爾文波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容易觀察到的「扭結波」,另一種則是較難捉摸的「扭轉波」。扭轉阿爾文波的特點是它產生的運動非常微妙,需要極其精密的儀器和分析方法才能夠偵測到。就好比在喧囂的交響樂團中,要分辨出單一樂器的顫音,難度可想而知。
望遠鏡的突破:夏威夷的觀測奇蹟
這次突破性的發現,仰賴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 在夏威夷建造的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 (Daniel K. Inouye Solar Telescope)。這座望遠鏡擁有四公尺的巨大鏡面,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太陽觀測設備。它的低溫近紅外光譜偏振儀 (Cryo-NIRSP) 能夠捕捉到太陽大氣中極其精細的結構和等離子體運動。想像一下,在黑暗中用肉眼難以看清的物體,透過高倍率的望遠鏡,卻能呈現出清晰的細節,井上太陽望遠鏡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在日冕中,等離子體的運動非常複雜,各種波和運動相互交織,使得扭轉阿爾文波的訊號極其微弱,容易被其他現象淹沒。研究團隊追蹤了日冕中高達攝氏 160 萬度的超熱鐵離子的運動,並開發出創新的資料分析方法。Morton 教授描述道:「太陽日冕中等離子體的運動主要受擺動運動支配。這些運動掩蓋了扭轉運動,所以我必須開發一種方法來消除擺動以找到扭轉。」 這種方法就像是在嘈雜的環境中過濾噪音,只留下真正重要的訊號。
光譜學的奧秘:揭示隱藏的運動
扭轉阿爾文波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會引起等離子體朝向和遠離地球的微小移動,從而在光譜上產生紅色和藍色的頻移。這種現象被稱為都卜勒效應,就像救護車駛近時聲音變高,駛離時聲音變低一樣。科學家透過分析這些微小的光譜變化,就能夠推斷出等離子體的運動速度和方向,進而確認扭轉阿爾文波的存在。
太空天氣的啟示:預測未來的風暴
這次發現不僅證實了阿爾文波在日冕加熱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對理解太空天氣具有重要意義。太空天氣是指太陽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包括 GPS 訊號干擾、衛星損壞,以及電力網崩潰等。了解阿爾文波的行為,有助於我們更準確地預測太陽風暴,並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此外,這項研究也可能解釋太陽風中的「磁場反轉」現象,這是一種太陽風磁場方向突然反轉的神秘現象。
國際合作的力量:全球視野的科學探索
這項研究的成功,離不開來自全球多個機構的科學家之間的密切合作,包括諾森比亞大學、北京大學、魯汶大學和美國國家太陽天文台。複雜的科研項目往往需要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突破。這次的發現再次證明,國際合作是推動科學進步的重要動力。未來,研究團隊將利用井上太陽望遠鏡的強大功能,進一步研究這些波在日冕中的傳播和能量耗散方式,為解開日冕加熱之謎,以及預測太空天氣做出更大的貢獻。
Northumbria University. (2025, October 27). Scientists finally spot hidden waves
powering the Sun’s corona.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27,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0/251027023741.htm\n—\n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Northumbria University.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