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徐榛蔚、花蓮縣長、拜廟、堰塞湖、爭議
[內文]:
花蓮縣長徐榛蔚近期因立霧溪堰塞湖潰流事件,以及多次北上台北參加宮廟活動,引發了地方民眾與議會的質疑。她在短短五天內兩度現身台北,行程引發爭議,與此同時,花蓮災區的重建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這樣的舉動引起了對她是否專注於縣政的質疑。
根據華視的報導,徐榛蔚在10月29日出席了台北松山慈祐宮的活動,並與台北市長蔣萬安同框,參與了物資捐贈儀式。然而,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對此表達了強烈不滿,批評徐榛蔚「無心縣政」,並認為她似乎並未將重心放在花蓮的災後重建工作上。張峻甚至在先前就曾公開表示,徐榛蔚似乎對縣政漠不關心。
不僅如此,民視新聞網的報導指出,早在10月25日,徐榛蔚就曾到台北參拜城隍廟,而當天行政院長卓榮泰正在花蓮光復鄉視察馬太鞍溪疏濬工程。花蓮縣府的回應是,徐榛蔚的北上行程皆依「相關公務行程」安排。徐榛蔚本人則表示,她不畏外界批評,將全力以赴讓災區復原。
個人心得:
從新聞報導來看,徐榛蔚似乎選擇了在災後重建的敏感時期,頻繁地出現在台北,而非親自坐鎮花蓮,這無疑讓地方民眾感到失望。尤其在立霧溪堰塞湖潰流的緊急狀況下,民眾更希望能看到縣長的身影與具體的協助。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核心癥結點在於,當地方發生重大災情時,縣長是否應以災區為優先,親自投入救災與重建工作?抑或是以其他行程為重,這涉及了政治人物的責任感、以及對選民的承諾。此次事件也凸顯了地方首長在危機處理上的應變能力,以及如何平衡公務行程與民意的期待。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Yahoo新聞、華視以及民視新聞網的相關報導。
– Yahoo新聞提供了事件的背景與核心資訊,例如徐榛蔚北上拜廟的消息。
– 華視新聞則側重於描述徐榛蔚參與宮廟活動的畫面,以及花蓮縣府的回應,這些內容被用於說明事件的經過。
– 民視新聞網則報導了張峻議長對此事件的批評,以及民眾的反應,這些內容被用來呈現事件的爭議與民意反彈。
通過這些資料的交叉比對,本文得以更全面地呈現事件的始末、爭議點以及各方的觀點。
參考閱讀
徐榛蔚2度北上拜廟挨批 花縣府:依照相關公務行程,華視 • 36 分鐘前
徐榛蔚2度北上拜廟挨批 花縣府:依照相關公務行程,華視 via Yahoo奇摩新聞
立霧溪堰塞湖潰流、徐榛蔚又台北拜廟張峻:本就無心縣政,民視 via Yahoo奇摩新聞
季連成隨卓揆花蓮勘災 徐榛蔚跑台北拜廟,自由時報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