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南韓、反川普、反中、李在明、APEC
南韓夾縫中的抗議:夾在美中角力下的民意激盪
2025 年 10 月底,南韓首爾街頭上演了一場耐人尋味的抗議戲碼。正值 APEC 峰會在南韓慶州舉行之際,南韓民眾湧上街頭,高喊著「不要川普」、「不要中國」的口號,表達對美中兩大強權的不同程度的抗議。這不僅是單純的示威活動,更反映出南韓總統李在明正身處美中角力夾縫中的艱難處境。
根據報導,示威活動分為兩派,一派抗議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和經濟霸凌,另一派則抗議中國的影響力滲透。這兩派示威者,分別代表了對美、中兩國的不同觀感。反川普的民眾,不滿美國將南韓視為「賺錢機器」,要求巨額投資;而反中民眾,則擔心大韓民國逐漸被中國影響力滲透,呼籲維護民主自由與自由市場經濟。
個人心得: 看到南韓民眾同時對美中兩國表達不滿,不禁令人深思。這是否代表著全球化時代,各國在經濟、政治上都面臨著兩難的抉擇?如何在兩大強權之間尋求平衡,維護自身利益,將是未來國際政治的重要課題。
南韓作為美國的安保盟國,同時又是中國的重要貿易夥伴,這種微妙的關係,讓南韓的政治人物不得不謹慎應對。BBC 報導指出,李在明正試圖在兩大強權中周旋,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場艱難的考驗。
事件癥結點: 此次抗議事件,揭示了南韓在美中關係中的困境。一方面,南韓需要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另一方面,又離不開中國的經濟支持。這種依賴關係,讓南韓在處理與美中關係時,難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更值得關注的是,南韓社會內部,對美、中兩國的情緒,也呈現出複雜的變化。反中情緒自 2016 年薩德事件後開始萌芽,近年來更是越演越烈。而美國政府對南韓的施壓,也使得部分民眾對美韓關係產生質疑。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 Yahoo 新聞上的相關報導,其中包含了太報、三立新聞網、新頭殼等媒體的資訊,例如太報報導了南韓民眾的反川普示威,以及對川普政府的不滿,三立新聞網則報導了南韓民眾的反中情緒,以及對中國共產黨的厭惡,這些報導都支持了本文的觀點,即南韓正夾在美中角力之間,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
參考閱讀
董軍喊話美戰爭部長「反台獨」 外交部:中國慣常脅迫他國,新頭殼 • 1 小時前
董軍喊話美戰爭部長「反台獨」 外交部:中國慣常脅迫他國 | 政治 | Newtalk新聞,新頭殼
董軍要美「反台獨」 外交部嚴正駁斥:謬論 | 政治焦點 – 太報 TaiSounds,太報
韓人上街喊「不要川普」「不要中國」 李在明夾在兩大強權之間,太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中國查沈伯洋提「愛國者治台」!蔡明彥批把台灣港澳化:絕對沒法接受,三立新聞網 setn.com via Yahoo奇摩新聞
重慶市公安立案偵查沈伯洋 吳思瑤點名韓國瑜不吭聲、黃國昌不咆哮,三立新聞網 setn.com via Yahoo奇摩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