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導體預測新途徑: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團隊的突破
「但首先,我們需要確切地了解超導性是如何發生的,這就是我們工作的重點。」- 劉子奎,賓州州立大學。
超導體的世紀難題:高溫超導材料的尋覓
超導體,一種在特定低溫環境下能夠無損耗地傳輸電力的材料,自發現以來便備受矚目。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能建造一條「電子高速公路」,讓電子像在德國Autobahn高速公路上那樣自由且快速地移動,沒有任何阻礙,那將會對能源傳輸效率帶來革命性的提升。然而,目前已知的超導體大多需要在極低的溫度下才能工作,這大大限制了它們在日常科技中的實際應用。因此,科學界長期以來的目標就是尋找能在更高溫度,甚至是接近室溫下工作的超導材料,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課題。
理論的鴻溝:低溫與高溫超導理論的斷層
現有的超導理論,例如Bardeen-Cooper-Schrieffer (BCS) 理論,主要適用於解釋低溫超導現象,它描述了電子通過聲子(晶格振動)配對形成庫珀對,從而實現超導。然而,對於高溫超導現象,現有理論的解釋力明顯不足。這導致我們在理解和預測高溫超導材料方面存在巨大的知識鴻溝。在材料設計上,就像盲人摸象,難以有效地篩選和設計潛在的高溫超導體。
量子力學與超導理論的橋樑:賓州州立大學的新方法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全新的計算方法,旨在將量子力學與超導理論聯繫起來,從而預測能在較高溫度下實現超導的材料。他們的創新之處在於將BCS理論與密度泛函理論 (DFT) 相結合。DFT是一種基於量子力學的計算方法,能夠模擬電子在材料中的行為。過去,這兩種理論框架通常被獨立使用,而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則試圖將它們融合在一起,以更全面地理解超導現象。
Zentropy理論:統計力學、量子物理與計算建模的融合
研究團隊提出的「Zentropy理論」是本次研究的突破口。該理論將統計力學與量子物理和DFT相結合,旨在理解材料的性質如何隨溫度變化,並預測超導態與非超導態之間的轉變。透過Zentropy理論,研究人員可以更精確地模擬材料在不同溫度下的電子結構,從而預測其超導性能。這就像為材料的「溫度響應」建立了一張精確的地圖,幫助我們預測材料在不同溫度下的行為。
成功的預測:傳統與非傳統超導材料的驗證
研究團隊利用這種結合的方法,成功地預測了傳統和高溫超導材料的超導行為,甚至在銅、銀和金等非傳統金屬中也預測到了潛在的超導性(儘管是在極低的溫度下)。更重要的是,他們成功預測了一種傳統理論無法解釋的超導材料。這些成果驗證了他們方法的有效性,並為尋找新型超導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徑。
展望未來,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計劃在兩個方面擴展他們的研究工作。首先,他們計劃利用Zentropy理論研究壓力對超導性的影響。其次,他們計劃搜索包含數百萬種材料的資料庫,尋找新的超導候選材料。他們也希望與實驗研究人員合作,驗證他們的預測結果。
如果能成功發現高溫超導體,將有可能徹底改變現代科技和能源系統,實現更高效、更遠距離的電力傳輸。目前能量在傳輸過程會因為電阻而造成耗損,使用超導體可以大幅降低損耗。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正在為我們構建一個框架,希望發現一些全新的事物,而這類突破可能會對現代科技和能源系統產生巨大的影響。
Penn State. (2025, October 31). Are room-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finally
within reach?.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31,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0/251030075132.htm\n—\n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Penn State.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