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非洲豬瘟、野豬、廚餘、疫情、防疫
歐洲經驗示警:野豬成非洲豬瘟傳播關鍵,台灣如何守住防線?
近期台灣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再次敲響了警鐘。而歐洲的經驗,更凸顯出野豬在疫情傳播中的重要角色。屏科大獸醫系教授林昭男在節目中指出,歐洲的非洲豬瘟傳播主要透過野豬為媒介,野豬誤食帶有病毒的廚餘後,病毒便開始擴散。病豬在發病後並不會立即死亡,而是會移動數公里,造成病毒散播。更令人擔憂的是,病死豬的屍體留在野外,又會讓其他野豬接觸感染,形成惡性循環,這也直接點出了台灣目前防疫工作的兩大挑戰:野豬管理與廚餘處理。
事件癥結點:
- 野豬: 野豬在非洲豬瘟傳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牠們的活動範圍廣泛,且容易接觸到帶有病毒的環境,成為病毒傳播的潛在媒介。
- 廚餘: 廚餘是病毒的溫床,若處理不當,很容易成為病毒傳播的渠道。
病毒溯源與現況:
農業部獸醫研究所的基因定序結果顯示,這次台灣的非洲豬瘟病毒為重組株,與中國、越南的重組株相似度高達99.95%及99.92%。然而,由於病毒會不斷演化,要確切追溯病毒來源仍有困難。
目前除了台中市外,全國其他地區監測結果顯示為清淨區。然而,台中案例場的清潔消毒工作仍有待加強,農業部已緊急調派國軍協助清消,並強化監測與防疫強度。
廚餘處理的隱憂:
針對廚餘處理,目前台灣已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然而,部分縣市採用掩埋方式處理廚餘,卻引發外界擔憂,擔心野豬會接觸到帶有病毒的廚餘。農業部林保署已發函地方政府,要求在廚餘掩埋場加裝阻隔設施,並加強野豬監測,也提供了設置圍籬的指引,希望能降低疫情擴散的風險。
個人心得:
這次的疫情,再次提醒了我們,防疫工作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造成疫情擴散。除了政府的努力,也需要全體國民的配合。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民視新聞網報導: 報導中引用屏科大獸醫系教授林昭男的觀點,說明野豬在歐洲非洲豬瘟傳播中的角色,並點出野豬移動傳播病毒的特性。本文依據此報導,強調野豬在疫情擴散中的關鍵作用,並指出台灣面臨的挑戰。
- Yahoo新聞報導: 報導中指出,農業部公布病毒基因定序結果,確認病毒為重組株,與中國、越南重組株相似度高。本文引用此資訊,說明病毒溯源的困難性,並點出防疫工作需持續加強。
- 其他Yahoo新聞報導: 報導指出,針對廚餘處理,農業部要求各縣市加強管理,以防止野豬接觸。本文依據此報導,強調廚餘處理的重要性,並指出政府已採取的應對措施。
參考閱讀
野豬讓歐洲陷「非洲豬瘟輪迴」?專家曝「燕圾湖」危機!,民視 • 23 分鐘前
野豬讓歐洲陷「非洲豬瘟輪迴」?專家曝「燕圾湖」危機!,民視 via Yahoo奇摩新聞
防非洲豬瘟!1700噸廚餘改焚化、掩埋野豬恐成防疫破口,工商時報
非洲豬瘟基因定序出爐 無法確認來源 – 地方,中時電子報
非洲豬瘟最新疫情 農業部:基因定序與中國、越南重組株相似逾99%,Yahoo奇摩(即時新聞)
防野豬染疫!廚餘場掩埋場架圍籬 設自動相機監測,自由時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