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立院衝突、徐巧芯、陳培瑜、司法互告、肢體衝突
[內文]:
2024年立法院審議《選罷法》、《憲訴法》及《財劃法》三大法案時,朝野立委爆發激烈肢體衝突,至今餘波盪漾。民進黨立委陳培瑜指控,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等多人涉嫌打人,因此提告傷害罪。而徐巧芯在開庭前,面對媒體鏡頭時,直接翻了個大大的白眼,並反控陳培瑜「惡人先告狀」,濫用司法資源。
這起事件源於立法院內的肢體衝突。根據報導,陳培瑜指控在混亂中,遭到陳玉珍、徐巧芯、邱若華、翁曉玲以及民眾黨立委林憶君等人攻擊,因此提出告訴。而徐巧芯對此強烈否認,聲稱當時她是在幫助陳培瑜,而非攻擊。她甚至表示,自己曾「鑽到陳培瑜的腰下去」,試圖協助。
然而,這場衝突不僅僅是口頭上的爭執。事實上,在法院的開庭過程中,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陳培瑜指控陳玉珍用鋼頭鞋踹她,造成傷害。而陳玉珍則表示,自己並未做出傷害行為,並要求重新勘驗影片,希望釐清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這起事件也引發了對於司法資源的討論。徐巧芯認為,陳培瑜提告是「惡人先告狀」,濫用司法資源。然而,陳培瑜及其律師則認為,被告方應該正視自己的行為,不應試圖逃避責任。
個人心得:
這起事件凸顯了政治對立在司法層面的延伸。立委之間的衝突,最終演變成司法互告,不僅耗費了大量司法資源,也加劇了社會的對立情緒。政治人物應謹言慎行,避免將個人的恩怨帶入公共領域,才是負責任的表現。
事件癥結點:
這起事件的癥結點,在於立委們對於「肢體衝突」的定義存在極大差異。究竟是「肢體接觸」,還是「蓄意傷害」? 不同的觀點,也代表著不同的政治立場。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多方媒體的報導,包括Yahoo新聞、東森新聞等。報導中詳細描述了事件的起因、經過、以及雙方的立場。例如,東森新聞提供了徐巧芯翻白眼的畫面,以及雙方在法庭上的辯詞。這些資訊,都支持了本文對於事件的客觀描述。同時,本文也加入了個人觀點,反思了政治衝突對司法和社會的影響。
參考閱讀
被陳培瑜控「打人」赴北院開庭 徐巧芯翻白眼:惡人先告狀,東森新聞影音 • 11 分鐘前
被陳培瑜控「打人」赴北院開庭徐巧芯翻白眼:惡人先告狀,EBC東森新聞 via Yahoo奇摩新聞
陳培瑜、林宜瑾告4藍白委助拳陳玉珍鋼頭鞋狠踹 明年1/19重勘驗影片,自由時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認2人共度一夜!黃明志遭目擊想逃被逮 若涉毒恐關2年+鞭刑3下,台視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陳培瑜控「鋼頭鞋猛踹7次」 陳玉珍:說謊,TVBS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訴請退租開庭前9天縱火釀悲劇! 里長指烏日許嫌行徑古怪是「奧房客」,鏡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