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偏見報導]國巨陳泰銘購併策略,從被動元件供應商躍升AI關鍵零組件巨頭,掌握定價權。 [無偏見報導]國巨陳泰銘購併策略,從被動元件供應商躍升AI關鍵零組件巨頭,掌握定價權。](https://i0.wp.com/s.yimg.com/ny/api/res/1.2/NuqFXkBako46UhntbJ9Y7w--/YXBwaWQ9aGlnaGxhbmRlcjt3PTgyO2g9NDg-/https://media.zenfs.com/creatr-images/GLB/2018-03-13/5b4cc1b0-267b-11e8-bd03-3dbc50287d31_Screen-Shot-2018-03-13-at-12-59-08-PM.png?ssl=1)
[關鍵字]:國巨、陳泰銘、購併、AI、被動元件
國巨陳泰銘:從「被宰制」到「定價者」的AI佈局
在競爭激烈的電子產業中,被動元件曾被視為技術門檻低、容易被取代的產品。然而,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憑藉著30多年的購併策略,成功讓國巨從「等著被殺價」的小公司,翻身成為撼動市場的巨頭。如今,在AI、電動車等高成長產業的帶動下,國巨更成為了「無法被替代的關鍵被動元件巨頭」,展現了其獨到的商業眼光與執行力。
事件內容
根據《商業周刊》的報導,陳泰銘透過25宗購併案,將國巨市值推升了40倍以上,並透過產品線的擴張,切入了汽車、工控、醫療等高門檻市場。國巨的成功,不僅是產業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在價值鏈中的位置。陳泰銘透過購併,改變了與客戶的「對話位置」,從被動接受定價,轉變為主導定價的「定價者」。
值得關注的是,國巨的購併策略,多為「敵意購併」,顯示了陳泰銘在商場上的果斷與決心。近期,國巨更以超過200億元收購日本芝浦電子,創下台灣企業在日本的第二大購併金額紀錄,也引發了日本方面的關注。此外,國巨也透過股票分割,降低散戶的「上車」門檻,搭配AI題材,股價也隨之飆升。
個人心得:
陳泰銘的故事,不僅僅是企業購併的成功案例,更是一個關於如何在紅海市場中突圍的啟示。他選擇了購併,而非單打獨鬥,透過不斷地整合與擴張,最終掌握了產業鏈中的關鍵地位。這也提醒了我們,在面對競爭時,除了提升自身實力外,也應思考如何改變遊戲規則,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癥結點,在於國巨如何透過購併,實現了價值鏈的重塑。從被動元件供應商,到能夠影響市場價格的關鍵角色,這中間的轉變,不僅是規模的擴大,更涉及了技術、產品組合、市場佈局等方面的戰略調整。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商業周刊》的報導,例如,報導中提到陳泰銘透過30多年的購併,重寫自己在價值鏈裡的座標;以及透過收購芝浦電子,拓展產品線等。這些資料,都支持了本文所闡述的觀點:即國巨透過購併,成功地從被動元件產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具有定價權的市場領導者。
參考閱讀
中國產的公車可被「一鍵停駛」?測試引發電動車安全討論,德國之聲 • 2 小時前
從等著被殺價到電子五哥都忌憚!透視「AI郊狼」國巨陳泰銘背後AI新錢潮,商業周刊 via Yahoo奇摩新聞
一台車、一座城,都市短跑新選手!我與宏佳騰Coopop 01同城日常的小冒險。,CARLINK鏈車網
現代汽車純電小車INSTER來了 限時下殺至89.9萬元起 – 自由財經,自由時報電子報
國內最省電的電動車!Hyundai 全新小車 Inster 正式上市 售價 90 萬有找 – 自由電子報汽車頻道,自由時報電子報
寵物電動車「事故被開單」女要求退款 廠商:不合理,華視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