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全支付、盜刷、資安、個資外洩、高嘉瑜
[內文]:
近期,全聯旗下的電子支付平台「全支付」頻頻傳出盜刷事件,引發社會大眾對個資安全的擔憂。前立委高嘉瑜在臉書上嚴厲譴責全聯「卸責」,並呼籲主管機關介入調查,而全支付則發布聲明強調系統安全無虞,雙方說法形成對峙。
根據報導,許多全支付用戶遭盜刷,甚至有人一夜之間被盜刷超過20筆交易,損失金額高達8萬元。受害者除了金錢損失,也面臨申訴退款進度停滯的困境。高嘉瑜指出,早在今年7月,就有傳聞指稱全支付後台管理員帳號與密碼疑似外洩,近期又傳出會員信用卡資料庫遭販售,如今盜刷事件頻傳,可見資安問題的嚴重性。她質疑,全聯的回應僅是「不痛不癢的聲明」,並未正面回應個資外洩或後台被駭等問題。高嘉瑜強調,依照《個資法》,企業若洩漏消費者個資,最高可處1500萬元罰鍰,主管機關應主動調查。
全支付則發布聲明回應,表示近期社群網路出現多則不實貼文,相關內容並非事實,已對公司及員工名譽造成損害。全支付解釋,此次盜刷事件為外部詐騙集團假冒知名品牌或金融機構名義,製作「釣魚網站」或傳送假活動連結,引誘民眾輸入個資或信用卡資料所致,與全支付系統安全無關,更非全支付資料外洩所致。
然而,盜刷事件頻傳,已讓民眾對全支付的資安產生疑慮。有民眾表示,擔心點擊不明連結,導致支付方式被綁到別的帳戶。也有網友呼籲,將代扣綁定信用卡,若遭盜刷,款項損失可透過銀行爭議款處理,增加保障。
個人心得:
身為使用者,看到這樣的事件頻傳,難免感到不安。尤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稍有不慎,辛苦賺來的錢就可能付諸流水。除了提高警覺,政府、金融機構與支付業者更應攜手合作,強化資安防護,共同維護民眾的財產安全。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核心癥結點,在於民眾對數位支付平台資安的信任危機。全支付強調系統安全,但盜刷事件頻傳,容易讓民眾質疑平台的防護能力。此外,平台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以及發生問題時的處理態度,都可能影響民眾的觀感與信任度。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Yahoo新聞的相關報導,包括高嘉瑜的臉書發文、全支付的聲明、以及網友的經驗分享等。這些資料共同構築了事件的全貌,並呈現出不同角度的觀點。例如,高嘉瑜的發聲,突顯了消費者對平台應負責任的期待;全支付的聲明,則試圖澄清疑慮,並強調系統安全。透過對比不同來源的資訊,讀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
參考閱讀
全支付爆盜刷潮!高嘉瑜再噴大全聯「卸責」:個資外洩最高罰1500萬,太報 • 5 小時前
全支付爆盜刷潮!他一夜被刷20筆「損失8萬」 官方急發四點聲明,ETtoday東森新聞雲
全支付爆盜刷潮!高嘉瑜再噴大全聯「卸責」:個資外洩最高罰1500萬,太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全支付「盜刷事件」頻傳掀恐慌 官方急發4點聲明,風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全支付」爆詐騙、盜刷? 高嘉瑜怒轟大全聯:什麼都推給客服、但永遠找不到客服,新頭殼 via Yahoo奇摩新聞
全支付爆詐騙!民眾「1舉動」遭盜刷8萬恐追不回 官方急發4點聲明,鏡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