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年金改革、公教年金、退休金、所得替代率、財政
[內文]:
近期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攸關停砍公教年金的相關修正草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許多討論聚焦於是否應該停止調降公教人員的退休所得替代率,以及這對整體社會公平性、政府財政的影響。
根據NOWnews的報導,台大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陳炳煇在臉書上表達了他對藍白兩黨年改提案的反對。他認為,若停止調降所得替代率,將可能導致公教退休撫卹基金破產,最終需要由國家稅收來補貼。 陳教授指出,他自己三年後即將退休,退休後第一年領取的退休金將接近國民平均經常性薪資的1.9倍以上,所得替代率也有77.4%。他同時也強調,考量到現代人壽命延長、少子化的趨勢,更少的年輕人要負擔更多退休人員的生活,這是否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值得深思。
而風傳媒報導指出,即便年金改革持續進行,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在現行制度下,退休教師的平均月退休金約為5.8萬元,其中85%高於5萬元。即使所得替代率依照現行規定調降至2029年,仍有69%的退休教師月支領金額高於5萬元。 此外,教育部報告指出,若要維持退撫基金在2045年不破產,政府需要撥補1360億元,這筆費用勢必會排擠其他預算。
另一方面,前總統蔡英文在臉書上提到,年金改革是前總統馬英九時期就開始的, 且年改已節省2590億元並挹注基金。 她認為,停止改革將使年金制度再次面臨挑戰,基金財務負擔增加、破產風險提高,最終將由後代承擔。她也強調,政府的財政能力有限,擴增財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個人心得:
從上述資訊中可見,年金改革議題涉及複雜的財務計算與社會公平性。 在支持改革的一方看來,維持基金的永續性是必要的;反對者則擔心退休金減少會影響退休生活的品質。 如何在保障退休者基本生活,與維持國家財政健全之間取得平衡,是政府與社會大眾必須共同面對的挑戰。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核心癥結點在於,如何平衡不同世代間的權益與責任。 既要確保退休者的生活,又要避免債留子孫,同時考量國家財政的永續性。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1. NOWnews報導:提供了台大教授陳炳煇的觀點,他反對停砍年金的提案,並提出退休金可能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2. 風傳媒報導: 提供了教育部長與蔡英文總統的觀點, 說明了退休金的現況,以及政府在年金改革中的立場與考量。
3. Newtalk新聞報導: 提供了教育部的報告, 說明了退休金的數據分析與預估,以及政府的撥補計畫。
參考閱讀
停砍公教年金?台大教授曝「驚人退休金」,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停砍公教年金2草案 12月拚三讀 – 政治,中時電子報
停砍公教年金?台大教授曝「驚人退休金」,今日新聞NOWNEWS via Yahoo奇摩新聞
年金停砍全案送出委員會!銓敘部長盼退休同仁「再忍4年」:財務挑戰還在後頭,風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在野推停砍年金教長:年改結束仍有69%月領逾5萬,新頭殼 via Yahoo奇摩新聞
停砍軍公教年金拚下月三讀!蔡英文提「馬英九交接的」:政府預算難救退休金,風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