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核電廠、重啟、非核家園、能源政策、卓榮泰
[內文]:
台灣的能源政策,近期因核電廠重啟議題,再度掀起波瀾。行政院長卓榮泰於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對於核電廠是否重啟,將尊重專業分析與科學根據。此番言論,引起各界關注,是否意味著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出現轉變?
根據媒體報導,台電已開始評估核二、核三重啟的可能性。立委王鴻薇質詢時指出,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與經濟部長龔明鑫,近期均對重啟核電表達鬆口。王鴻薇認為,政府應支持台電的評估計畫,並呼籲謹慎評估重啟核電的成本。
卓榮泰在回應時,並未直接表態支持或反對,僅強調將尊重專業分析與科學根據。他提到,若專業評估認為重啟可行且安全無虞,且符合相關法規,台電即可進行自主安全檢查程序,並依結果做最終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王鴻薇提到重啟核二、核三廠所需費用,分別為150億元及300億元,而環保團體估算核三廠重啟費用可能高達4900億元,且耗時5至10年。此外,王鴻薇也質疑,美國方面多次透過智庫與國安專家,警告台灣供電脆弱,此次政策轉向是否受到美方壓力影響。
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預計1個月內將公布核三廠重啟的評估報告。李彥秀立委則關切,重啟核電是否需要再次公投,以及能否縮短重啟時程。龔明鑫回應,時程取決於國外廠商的配合,而核安則是首要考量。
個人心得:
核電議題,向來是台灣社會高度爭議的議題。支持者認為,核能可提供穩定的電力來源,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反對者則擔憂核能的安全性、核廢料處理問題,以及可能的環境衝擊。政府在能源政策上,需要審慎評估,在安全、環保、經濟之間,取得平衡。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核心癥結,在於如何在確保能源供應穩定、降低環境風險、以及符合國際趨勢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重啟核電,不僅涉及技術層面,更牽涉到政治、經濟、社會等多重因素。政府的決策,將對台灣未來的能源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Yahoo新聞、中天新聞網、信傳媒報導: 報導中提供立委質詢內容、官員回應,以及相關數據與爭議。本文引用這些報導,呈現事件全貌,並分析各方觀點。
* 王鴻薇質詢內容: 本文引用王鴻薇提及的核電廠重啟費用、美方壓力等,突顯事件的複雜性與爭議點。
* 卓榮泰回應: 本文強調卓榮泰的言論,以及其對政策走向的影響,提出可能的政策轉變。
* 經濟部長龔明鑫回應: 本文引用龔明鑫關於評估報告時程的回應,帶出後續發展。
參考閱讀
民進黨大轉彎!?核二、核三重啟有譜?卓榮泰表態:尊重專業科學分析,中天新聞網 • 31 分鐘前
民進黨大轉彎!?核二、核三重啟有譜?卓榮泰表態:尊重專業科學分析,中天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核二核三重啟?卓榮泰表態了:尊重專業分析科學根據│TVBS新聞網,TVBS 新聞
核電將重啟?卓榮泰承認非核家園生變 王鴻薇:「非核誤國」,信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經濟部長龔明鑫:是否「重啟核三」 1個月內公布評估報告,中天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併購主委」彭金隆一年半接生2大金融併案 一手整併、一手設防線「棒子胡蘿蔔」都給,信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