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APSCC年會、衛星通訊、太空產業、攸泰科技、D2D
[內文]:
台灣在太空科技領域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睽違32年,亞太衛星通訊理事會(APSCC)年會首次在台灣舉辦,這不僅是一場國際性的會議,更象徵著台灣在衛星通訊產業中逐漸嶄露頭角。攸泰科技作為幕後推手,成功爭取了這次年會的主辦權,為台灣的太空技術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年會吸引了來自全球25個國家、150家國際衛星企業、以及500位技術專家代表齊聚台灣,共同探討新一代高、中、低軌多維度衛星通訊、星地融合網路等關鍵技術。APSCC主席Terry Bleakley表示,台灣在衛星產業鏈中具有高度的互補性,將成為重要的國際合作夥伴。Bleakley也特別提到了衛星直連設備(D2D,Direct to Device)技術,即衛星通訊可以直接連接到手機或物聯網裝置,這對台灣科技產業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切入點。台灣企業在晶片模組設計、通訊設備、系統整合等方面都具有優勢,將有機會在此領域扮演關鍵角色。
攸泰科技在這次年會中展出了多項創新成果,包括高強固型衛星通訊終端、陣列天線解決方案,以及整合AI與衛星應用的解決方案。這些產品涵蓋海、陸、空三大領域,展現了台灣在衛星通訊系統整合方面的實力。此外,工研院與攸泰科技共同展示的「多軌衛星自動切換Simulation技術」,更是提升了偏遠地區、通訊車與氣象監測任務的通訊穩定性。
事件癥結點:
台灣過去在太空科技領域的能見度較低,缺乏自己的衛星是主要的因素。然而,隨著低軌衛星的興起,台灣企業在低軌衛星通訊設備領域具備了技術與製造實力,並且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步佈局關鍵零組件、衛星終端產品等。
個人心得:
這次APSCC年會在台灣的舉辦,讓我看到了台灣在太空產業上的潛力。 台灣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基礎,尤其在AI伺服器製造方面佔據了全球領先地位。搭配政府積極推動次世代通訊技術,台灣有機會在全球衛星產業鏈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引用了《財訊》雙週刊的報導,其中簡民智、Terry Bleakley、楊秉叡的觀點,以及攸泰科技的產品展示,都為文章提供了重要的資訊來源。例如,簡民智的觀點說明了APSCC年會對台灣的重要性,Bleakley則分析了D2D技術對台灣的潛在機會,楊秉叡則點出了台灣在太空科技產業的挑戰。通過這些資訊,本文得以呈現台灣在衛星產業的現況與未來發展。
參考閱讀
睽違32年APSCC年會首度來台!攸泰扮幕後推手 引領台灣太空衛星技術進軍國際,財訊 • 14 小時前
睽違32年APSCC年會首度來台!攸泰扮幕後推手 引領台灣太空衛星技術進軍國際,財訊
擊敗印度!衛星通訊APSCC年會首度登台 揭5大趨勢成台廠契機,聯合財經網
APSCC年會首度來台 150家國際衛星企業齊聚,今日新聞NOWNEWS via Yahoo奇摩新聞
APSCC2025 登場 攸泰科技提出AI融合衛星打造智慧連結產業願景,聯合財經網
APSCC讚台灣三大關鍵領域 擁有全球太空產業前進關鍵力量 | 蕃新聞,yam蕃薯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