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鑽石:解鎖更強大的感測能力
「藉由擠壓 — 抑制雜訊 — 你可以有效地利用量子力學交互作用來『擠壓』那個量尺,有效地創造更精細的刻度,並讓你更精確地測量更小的東西。」– Ania Jayich
這句話精闢地闡述了量子感測的核心概念:透過操控量子世界的奇妙特性,突破傳統感測的極限。本文將深入探討基於鑽石中氮-空位 (NV) 中心的新興量子感測技術,剖析其原理、優勢、應用前景以及面臨的挑戰,期能為台灣的學者與研究生提供深入且全面的視野。
子段落標題1: 量子感測的突破:二維糾纏自旋量子位元陣列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UC Santa Barbara) 的研究人員在量子感測領域取得了一項突破性進展:他們成功地在實驗室培育的鑽石中設計出二維糾纏自旋量子位元 (spin qubits) 陣列。此舉代表著在固態量子設備的發展上,朝向量子優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過去,量子感測主要依賴單個自旋或非交互作用的陣列。現在,透過創建強交互作用、高密度的自旋陣列,研究人員得以利用集體行為和量子糾纏來提高訊號雜訊比。這項技術的關鍵在於精準控制鑽石中氮-空位 (NV) 中心的位置與交互作用。
鑽石中的氮-空位 (NV) 中心是一種原子尺度的缺陷,由一個氮原子取代碳原子,並與相鄰的空位組成。這些中心具有長時間的自旋狀態,對外部磁場非常敏感,使其成為理想的量子感測器。 想像一下,一個微小的磁針,可以精準地指向目標磁場,並將微弱的變化放大。與氣相原子感測器相比,NV 中心具有易於整合的優勢,能更靠近研究的系統。這使得科學家們能夠在奈米尺度上研究材料的電子特性,或是探索生物系統的奧秘。 這種技術就像是為科學家配備了更靈敏的「顯微鏡」,得以觀察過去難以觸及的微觀世界。
基於鑽石的量子感測器相較於氣相原子感測器具有顯著的優勢,這歸功於其固態特性。固態感測器更容易與目標系統整合,例如將材料放置在距離 NV 中心奈米尺度的範圍內,以研究其電子特性。 氣相原子感測器需要龐大的輔助硬體,如真空腔和大量的雷射器,難以實現高空間解析度的成像。而鑽石量子感測器的固態特性,使其在生物系統探測和材料科學研究中更具優勢。試想一下,將微型的鑽石感測器植入生物體內,實時監測細胞內的微小變化,這將對醫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的影響。
子段落標題4: 應用前景:材料科學與生物學的交匯
鑽石量子感測器的潛在應用領域廣泛,包括透過核磁共振 (NMR) 探測生物系統,以及在奈米尺度上研究電子、超導和磁性材料。核磁共振 (NMR) 的原理是檢測生物系統或材料中原子的微小磁場。鑽石感測器可以提高 NMR 的靈敏度和空間解析度。這項技術不僅能用於開發更先進的醫學診斷工具,還能幫助科學家們更深入地了解新材料的特性,從而設計出具有革命性功能的材料。例如,研究新型超導材料的微觀結構,或是探索生物分子間的交互作用。
子段落標題5: 突破量子雜訊的限制:自旋擠壓技術
研究面臨的挑戰之一是量子雜訊,這是一種限制測量精度的根本因素。為了克服這個限制,研究團隊採用了自旋擠壓 (spin squeezing) 技術,藉由工程化感測器之間的交互作用,特別是透過自旋擠壓,來超越標準量子極限。量子雜訊是測量精度的下限。自旋擠壓通過關聯量子態來減少不確定性並提高靈敏度。 想像一下,一群人在拔河,如果每個人都各自為政,力量就會分散。但如果他們能夠協同合作,將力量集中在一個方向,就能夠產生更大的拉力。自旋擠壓的原理與此類似,它將多個量子位元的狀態關聯起來,從而減少測量的不確定性,提高感測器的靈敏度。
除了自旋擠壓之外,另一種策略是訊號放大,即在不增加雜訊的情況下增強訊號。訊號放大和自旋擠壓的結合,為提高量子感測器的靈敏度提供了一種強大的方法。 增強訊號可以精確地測量更小的物體。這兩種技術就像是雙管齊下,一方面減少雜訊,另一方面增強訊號,從而實現更精準的測量。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想測量一個非常微弱的光源,我們可以利用透鏡將光線聚焦,從而增強訊號;同時,我們也可以使用濾波器來濾除背景雜訊,從而提高測量的準確性。訊號放大和自旋擠壓的結合,為量子感測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
未來的研究重點是提高對鑽石晶格內自旋位置的控制,以創建規則的陣列。這將解決在感測中實現實際量子優勢的一個重要挑戰,即最大限度地提高訊號放大和自旋擠壓。目前,自旋在鑽石晶格內的摻雜具有一定的隨機性,限制了最佳性能的發揮。研究人員正努力實現對自旋位置的精準控制,從而構建出具有特定間距的自旋網格。這將為量子感測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影響,使其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
總而言之,量子鑽石技術代表了量子感測領域的重大突破。透過精巧地控制鑽石中 NV 中心的量子特性,科學家們正在打造出具有極高靈敏度和空間解析度的感測器。儘管仍面臨著一些挑戰,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量子鑽石技術將在材料科學、生物學、醫學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讀者可以透過搜尋 “Quantum sensing with nitrogen-vacancy centers in diamond” 來獲得更多相關資訊。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ta Barbara. (2025, November 11). Entangled spins
give diamonds a quantum advantage.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1/251111010002.htm\n—\n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ta Barbara. Original written by James Badham.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