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蜂與螞蟻的生存之戰:微觀衝突中的宏觀影響
「隨著熊蜂作為授粉媒介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試圖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微小的花蜜戰爭的來龍去脈變得更加重要,因為它們可能產生巨大的影響。」— 米歇爾·米納
蜜蜂正面臨來自入侵螞蟻日益增加的壓力,這加劇了現有的農藥暴露和棲息地喪失等挑戰。
熊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蟲,但它們的數量正在減少,這可能對生態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了解所有導致熊蜂數量減少的因素至關重要。近年來,科學家們開始關注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威脅:來自螞蟻的競爭和騷擾。尤其是在台灣,隨著外來種螞蟻的入侵日益頻繁,這場「餐桌上的戰爭」對本土熊蜂的影響不容小覷。
阿根廷螞蟻依靠數量和叮咬來控制食物資源,迫使蜜蜂避開螞蟻出沒的餵食器。
阿根廷螞蟻是一種入侵物種,以其積極的行為和超越本地螞蟻物種的能力而聞名,進一步破壞生態系統。這些螞蟻並非單打獨鬥,而是依靠龐大的數量優勢。當牠們發現蜜源時,會迅速集結,形成密密麻麻的蟻群,試圖將蜜蜂趕走。這種「人海戰術」往往奏效,迫使蜜蜂放棄食物來源。
雖然蜜蜂體型較大,而且經常在與螞蟻的直接對抗中獲勝,但牠們在這些激烈的交流中消耗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研究揭示了一種微妙的動態,即眼前的成功並不能保證長期的利益,這突出了考慮蜂群層面影響的重要性。雖然蜜蜂在體型上佔有優勢,通常能擊退單個螞蟻,但這些「勝利」的代價卻很高昂。每一次與螞蟻的搏鬥,蜜蜂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這些能量本可以用於採集花蜜和花粉。更重要的是,頻繁的衝突會分散蜜蜂的注意力,使其無法專心覓食。
參與攻擊行為會分散蜜蜂的採食注意力,導致帶回蜂群的食物減少。
覓食效率對於蜜蜂群體的生存至關重要,任何降低這種效率的因素都可能產生不利的後果。科學家發現,花在與螞蟻搏鬥上的時間越多,蜜蜂採集到的食物就越少。這意味著,即使蜜蜂在單次衝突中獲勝,整個蜂群的食物供應也會受到影響。這種影響在食物資源有限的時期尤為嚴重,可能導致蜂群生長緩慢,甚至崩潰。
蜜蜂主要使用牠們的下顎(類似牙齒的結構)來防禦螞蟻,通常會將攻擊者斬首。
這一觀察提供了對蜜蜂為應對其環境中的特定威脅而發展出的行為適應的見解。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蜜蜂會用螫針來防禦敵人。然而,研究發現,在與螞蟻的衝突中,蜜蜂更傾向於使用牠們強有力的下顎。蜜蜂會用下顎夾住螞蟻,並將其斬首。這種策略雖然殘酷,但卻非常有效,可以迅速擊退數量眾多的螞蟻。
減少採食成功對蜜蜂群體的影響仍不清楚,這促使人們進一步研究群體層面的反應。
該研究強調需要了解蜜蜂群體如何適應和補償個別採食挫折。目前,科學家們對於蜜蜂如何應對因螞蟻干擾而導致的食物短缺還知之甚少。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當個別蜜蜂空手而歸時,蜂群是否會派出更多的採集者?了解蜂群的動態對於制定有效的熊蜂保護策略至關重要。未來的研究需要更深入地探討蜂群如何調整其行為,以彌補因螞蟻干擾而造成的損失。
該研究的發現對於理解影響變動環境中傳粉媒介健康的複雜互動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這項研究強調了在評估生態系統的健康和恢復能力時,考慮物種之間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蜜蜂與螞蟻的「花蜜戰爭」並非孤立事件,而是複雜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縮影。在全球氣候變遷和外來種入侵日益頻繁的背景下,了解這些微觀互動如何影響傳粉媒介的健康,對於保護我們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未來,我們需要更全面地評估各種環境壓力對傳粉媒介的影響,並制定更有效的保護策略,以確保牠們的生存。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Riverside. (2025, November 13). Nectar wars between
bumble bees and invasive ants drain the hive.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1/251113071606.htm\n—\n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Riverside.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