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竹通、APP、施乃如、錢坑、市政
[內文]:
新竹市政府於今年八月推出的「新竹通」APP,甫一上線便引發熱議。然而,這款旨在整合市政服務的應用程式,在實際使用體驗上卻似乎未能達到預期。根據中時新聞網的報導,民進黨新竹市議員施乃如指出,新竹通在兩大應用程式商店的評分偏低,僅有3.3分和2.8分,顯示使用者對其評價並不理想。
施乃如議員進一步指出,除了評分低落,新竹通在功能完善度上也存在不足。例如,使用者反映自十月初開始,便無法進行實名驗證,但至十一月初仍未修復。此外,該APP缺乏基本的回報機制,使用者無法輕易回報使用上的問題。網頁版的操作邏輯也與一般使用習慣相悖,例如在公共場所使用瀏覽器登入時,點擊「不信任」後反而會被直接登出。
施乃如議員質疑,新竹通的開發成本,初期預算即高達3000萬,而115年度的預算更將新增2002萬。她擔心,若市府未能有效管理,新竹通恐將淪為「錢坑APP」。她呼籲市府應借鑒其他縣市的經驗,訂定相關規範,定期檢視並明訂下架機制。
施乃如議員也提出具體建議,要求市府在新竹通內加入BUG回報頁面,並規定廠商修復期限;每季揭露新竹通用戶統計相關資訊,以利議會監督;同時,立即建立行動應用軟體發展及管理作業原則,訂定KPI及下架機制,並加強跨部門溝通,提高新竹通的黏著度。
對此,新竹市府行政處回應,建置初期經費主要用於會員中心、驗證中心、繳費中心及訊息發送平台等四大基礎運作架構及基本功能。115年度的預算,除了系統維護外,主要用於擴增各項整合服務。針對電腦版瀏覽器的安全性設計,市府將持續優化介面流程。市府也表示,將研議APP績效檢核機制,並強化跨局處合作。未來,使用者若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除了可透過新竹通APP市政陳情服務頁面提出,也可撥打1999客服專線。
個人心得:
新竹通的推出,本意是為了提升市民生活的便利性,但若功能不完善,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市政APP的開發,除了技術層面,更應重視使用者體驗,並建立完善的回饋機制,才能真正符合市民的需求。
事件癥結點:
新竹通的問題,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瑕疵,更反映出市府在規劃、執行和維護上的不足。如何有效監管預算、提升APP的使用體驗,並確保其功能符合市民需求,是市府亟待解決的課題。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中時新聞網報導: 施乃如議員提出的評分低落、功能不足、預算編列等問題,是本文的主要依據。
* 施乃如議員的質詢: 施乃如議員提出的具體建議,如建立回報機制、訂定KPI、加強跨部門溝通等,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觀點。
* 新竹市府的回應: 市府對於APP建置目的、未來規劃及使用問題的回應,提供了對事件的另一種視角。
參考閱讀
新竹通上線3月評分低、問題多 議員籲訂定規範勿淪錢坑,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評前朝案真難 陳智菡控新竹兒醫容積暴增邱臣遠低調,CTWANT via Yahoo奇摩新聞
《暐瀚觀點》「清」查肅貪 「德」年輕票,品觀點 via Yahoo奇摩新聞
全面體檢1959動保專線 動保團體呼籲農業部改善一國多制窘境,中央廣播電台 via Yahoo奇摩新聞
鄭銘謙指「科技偵察」事後不必告知民眾 羅智強怒嗆法務部擺爛,CTWANT via Yahoo奇摩新聞
士兵數日內現身烏克蘭戰場 澤倫斯基:被迫在歐洲對抗北韓,CTWANT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