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兩岸關係、內戰、歷史、和解、紀念碑
[內文]:
近期,關於兩岸歷史與和解的議題再次浮上檯面。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在雅虎新聞發表專欄文章,倡議兩岸共同建立「內戰傷痕紀念碑」,引發關注。
文章中,作者首先肯定了追求內部和解與兩岸和平的努力,例如馬英九前總統在228紀念碑前的道歉,以及鄭麗文主席的鞠躬。然而,作者也強調,和解不應建立在扭曲歷史的基礎上。他認為,在看待228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應避免以特定立場掩蓋真相。作者指出,228事件的本質是「後殖民傷痕」,而白色恐怖則應正名為「內戰傷痕」。他認為,許多被視為「白色恐怖受難者」的人士,實際上是中共特工,而大陸也處決了大量國民黨特工,這屬於內戰背景下的悲劇。
作者認為,兩岸應正視共同的歷史傷痕,並在真相的基礎上尋求和解。他提到,大陸已在北京西山建立了紀念在台殉職地下工作者的紀念廣場,反觀台灣,尚未見國民黨為在大陸犧牲的特工建碑紀念。作者呼籲,兩岸應共同建立「內戰傷痕紀念碑」,分別紀念各自的犧牲者,同時也紀念因內戰而逝去的生命。
個人心得:
筆者認為,在追求兩岸和平的道路上,正視歷史傷痕是關鍵。單方面的美化或醜化歷史,都無助於建立真正的理解與信任。建立紀念碑的提議,提供了一個有形的平台,讓兩岸人民可以共同面對歷史,並以此為基礎,尋求和解。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癥結點在於如何看待兩岸歷史上的衝突與傷痕。在不同的政治立場下,歷史往往被選擇性地解讀,導致彼此之間的誤解與對立。唯有透過客觀、理性的態度,還原歷史真相,才能為和解奠定基礎。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雅虎新聞上刊載的張亞中專欄文章。文章中,作者對於228事件與白色恐怖的定性,以及對於兩岸和解的倡議,構成了本文的主要觀點。
- 資料來源: 雅虎新聞,張亞中專欄文章
- 本文應用: 本文引用了作者對於歷史事件的解讀,以及對於和解方式的建議,並對此發表了個人的看法。
參考閱讀
兩岸共同建立「內戰傷痕紀念碑」,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兩岸共同建立「內戰傷痕紀念碑」,中時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余茂春:共產中國好戰 從來都不愛好和平 | 繼續戰鬥 | 毛理論 | 大紀元,台灣大紀元
【專欄】「台灣地位未定論」下 的「中華民國」,銳傳媒 via Yahoo奇摩新聞
中華民國的抗戰勝利與國運的轉折 | 田在勱 | 飛虎隊 | 史迪威 | 大紀元,台灣大紀元
比誤認China還瞎!蘇丹血腥屠殺慘 促停火協議國家竟是內戰幕後黑手,三立新聞網 setn.com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