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家檔案館、開放政府、轉型正義、賴清德、民主
[內文]:
近日,國家檔案館隆重開幕,總統賴清德親自出席典禮,強調檔案是全民共同記憶,也是民主的重要基石。此舉不僅展現政府對國家歷史紀錄的重視,更象徵著國家在落實開放政府、推動轉型正義上的堅定決心。
賴總統在開幕典禮上,特別感謝了前總統蔡英文、歷任行政院院長、國發會與檔案管理局同仁的努力,以及新北市長侯友宜的協助,使得國家檔案館的建館工程得以順利推展。他同時肯定團隊以最新的思維迎接國家檔案館成立,推動檔案管理智慧化,讓民眾能更便利地搜尋所需資料。賴總統也鼓勵檔案管理局加強與校園、社團及在地場館合作,透過檔案轉化與推廣,培養以證據為基礎的論述能力,使國人更了解臺灣多年來在政治、經濟、產業、文教等方面的努力軌跡。
國家檔案館的成立,不僅是政府施政軌跡的記錄,也是社會變遷的呈現。賴總統指出,檔案的公開運用應以「最大開放、最小限制」為原則,讓國家行為接受人民檢視,才能真正落實開放政府與資訊公開的目標(資料來源:CTWANT)。這也呼應了賴總統對轉型正義的重視,他希望透過檔案的公開,讓更多人理解前人追求民主的堅定,進而凝聚守護臺灣民主、自由、和平的共同意識。
值得關注的是,賴總統特別提到今年對臺灣民主運動而言是相當有意義的一年。因為自9月10日開始,臺灣解除戒嚴的天數正式超過戒嚴統治的天數。國家檔案館首檔特展展出解嚴令、政府廢止相關法規等檔案原件,正可見證臺灣如何走出威權陰霾,邁向光明民主的每一步。
事件癥結點:
國家檔案館的開幕,核心價值在於檔案的公開與透明。這不僅僅是為了保存歷史記憶,更是為了讓國家行為接受人民的檢視,進而推動開放政府。開放政府的核心精神,是讓資訊流通,讓人民有權利知道政府做了什麼,並參與討論。
個人心得:
身為長期關注台灣民主發展的公民,國家檔案館的成立著實令人振奮。檔案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我們理解過去、展望未來的鑰匙。透過檔案的公開,我們可以更深刻地認識臺灣的民主發展歷程,進而思考如何鞏固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青年日報與CTWANT報導: 兩者均報導了賴清德總統出席國家檔案館開幕典禮的新聞,說明了檔案館成立的意義。本文以此為基礎,提取關鍵訊息,例如賴總統對檔案公開的重視,以及檔案館在轉型正義上的作用。
- Yahoo新聞: 提供了相關新聞連結,佐證報導的真實性。
參考閱讀
【出席「國家檔案館開幕典禮」】賴總統:落實開放政府 守護臺灣民主,青年日報 • 2 小時前
【出席「國家檔案館開幕典禮」】賴總統:落實開放政府守護臺灣民主,青年日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張忠謀文件入列 賴清德:國家檔案館落成啟用象徵資訊透明 – 政治,中時電子報
國家檔案館11/22開館嘉年華 吉祥物「阿凱將」初亮相,自由時報電子報
國家檔案館開幕 賴清德:象徵國家落實開放政府與轉型正義的決心,CTWANT via Yahoo奇摩新聞
國家檔案館啟用 賴總統倡完整移交與提升檔案公開 | Taiwan News | Nov. 17, 2025 12:18,台灣英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