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馬太鞍溪、堰塞湖、重建、特別預算、花蓮
[內文]:
花蓮馬太鞍溪的風波,持續受到關注。近日,該區域再度面臨水位暴漲的挑戰,儘管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這與堰塞湖並無直接關聯,但突發的水情變化,仍舊讓當地居民與工程人員繃緊神經。
根據報導,馬太鞍溪在18日早上水位突然暴漲,導致正在進行河床濬深及涵管清理工程的廠商,不得不緊急撤離。花蓮工務段段長指出,這次的洪水,水量之大,甚至達到先前預估的3倍,對施工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
與此同時,立法院也正關注馬太鞍溪堰塞湖的災後重建議題。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立法院報告重建特別預算案,盼望朝野立委能夠支持,加速重建工作。本次特別預算案歲出共編列270億元,將用於多項重建項目,涵蓋堰塞湖整治、農業復原、電力系統、水利設施、道路交通等,協助災民重建家園。
然而,在預算編列的過程中,也浮現了一些爭議。例如,針對堰塞湖的處理方式,部分立委提出「爆破」的建議,但此提議,與水利專家的專業建議相悖,專家們認為爆破並非可行方案。
此外,針對受災戶的補助比例,也有討論的空間。相較於丹娜絲颱風的特別預算,這次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受災戶直接補助,僅佔特別預算的6%,這也引發了部分立委的質疑。
個人心得:
重建之路漫長,除了政府的資源挹注,更需要朝野攜手合作,讓重建工作能夠順利推動。同時,如何有效運用資源,協助災民重返正常生活,是政府在編列預算時,必須謹慎考量的。
事件癥結點:
馬太鞍溪堰塞湖的事件,凸顯了在極端氣候下,基礎設施脆弱與應變能力的重要性。如何提升防災韌性,以及在災害發生後,如何迅速且有效地進行重建,是我們需要深思的課題。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公視新聞網報導,提及馬太鞍溪水位暴漲,與林保署花蓮分署的澄清,支持了本文對於事件現況的描述。
* 鏡報、青年日報等媒體報導,都提到了行政院提出的特別預算案,以及卓榮泰院長在立法院的報告,證實了本文對於預算編列與重建項目的描述。
* 民視新聞、NOWnews 等媒體報導了立委對於堰塞湖處理方式的爭議,以及對於受災戶補助比例的討論,這些資訊,支持了本文對於爭議點的呈現。
參考閱讀
卓揆立院報告「馬太鞍溪特別預算」助重建,青年日報 • 2 小時前
馬太鞍溪今突水位暴漲 林保署花蓮分署:與堰塞湖無關,公視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馬太鞍災後條例報告槓卓 傅崐萁.鄭天財又想爆破堰塞湖,民視 via Yahoo奇摩新聞
馬太鞍堰塞湖難爆破?傅崐萁要求找國際專家,今日新聞NOWNEWS via Yahoo奇摩新聞
卓揆立院報告「馬太鞍溪特別預算」助重建,青年日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270億元卓榮泰:盼朝野立委全力支持,鏡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