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AI 資安風險、中國 AI、個資外洩、國家安全、數位滲透
賴清德示警:小心中國 AI 潛藏的資安危機
近年來,人工智慧(AI)技術突飛猛進,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伴隨著潛在的風險。 總統賴清德在中常會上特別點出,中國製生成式 AI 存在嚴重的資安疑慮,可能成為國家安全的隱憂。
事件內容
賴清德於民進黨中常會上,針對中國 AI 示警,指出中國 AI 應用程式可能存在多重資安風險。 國安單位抽測結果顯示,這些程式可能強迫使用者同意不合理的隱私條款、過度蒐集個資、濫用權限,甚至扭曲資訊。 賴清德擔憂,中國可能藉由這些 AI 模型,侵犯台灣民眾的個人隱私,並進行駭客攻擊、認知作戰、甚至是精準監控,進而危害台灣的民主社會與國家安全。 為此,賴清德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避免下載具資安疑慮的中國製應用程式。 黨中央也將舉辦資安課程,協助宣導相關資訊。
事件癥結點
此次事件的核心,並非單純的 AI 應用,而是 AI 背後所隱藏的政治意圖與國家安全。 中國藉由 AI 技術進行數位滲透,其目的並非僅是獲取商業利益,而是透過資訊戰、認知作戰,甚至是駭客攻擊等手段,削弱台灣的社會穩定與國防力量。 這不僅僅是個資外洩的問題,更涉及國家主權與安全。
個人心得
身為一位科技愛好者,深知 AI 發展趨勢,但也對其可能帶來的風險保持警惕。 賴清德的示警,提醒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保持高度的資安意識。 在下載應用程式時,應仔細閱讀隱私權條款,審慎評估其安全性。 此外,政府應加強資安監管,建立完善的風險應變機制,才能在擁抱科技的同時,確保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Yahoo 新聞: 報導了賴清德總統在中常會上的談話內容,指出中國製生成式 AI 存在資安風險,並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避免下載具資安疑慮的中國應用程式。
- 本文應用: 藉由引用此新聞,闡述了事件發生的背景與核心內容。
- 鏡新聞: 提供了賴清德在中常會上的照片,增強了報導的視覺效果,並進一步說明了賴清德的擔憂。
- 本文應用: 引用了事件的視覺呈現,更具體地描繪了事件的發生與其重要性。
總之,賴清德的示警,不僅是提醒民眾,也是向社會大眾發出的警訊。 在 AI 快速發展的時代,資安問題已不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攸關國家安全的重要議題。 我們應共同努力,提升資安意識,建立安全的數位環境。
參考閱讀
賴清德警告中國AI存資安風險 籲避免下載「疑慮中製程式」,鏡新聞 • 15 分鐘前
賴清德警告中國AI存資安風險籲避免下載「疑慮中製程式」,鏡新聞 via Yahoo奇摩新聞
11/17 各報重點新聞一覽,自由時報電子報
「鄭昌會」明登場談什麼?黃國昌這樣說,今日新聞NOWNEWS via Yahoo奇摩新聞
從數字到戰力:國防預算突破GDP 3%的意義與未竟挑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via Yahoo奇摩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