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輔助軟體開發新選擇:GitHub Spec Kit 帶你進入規範驅動開發
事件開頭短結論: GitHub 推出的 Spec Kit 是一個以規範為中心的工具,旨在提升 AI 輔助軟體開發的效率和品質,讓開發者能透過清晰的規範,引導 AI 產生更符合需求的程式碼,並減少「Vibe Coding」的盲點。
近年來,AI 輔助開發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其中 GitHub Copilot 備受開發者青睞。然而,僅僅依靠 AI 生成程式碼,往往難以滿足複雜專案的需求。 程式碼可能無法編譯,或即便編譯成功,卻未能實現真正的開發意圖,或者使用不適合的技術堆疊。 針對此問題,GitHub 推出了一款名為 Spec Kit 的開源工具,它將「規範驅動開發 (Spec-Driven Development, SDD)」的概念引入 AI 輔助開發流程中。
事件重點:
- 核心理念: SDD 核心在于將規範轉化為可執行的、與專案一同演進的活文件。 透過 SDD,開發者可以在開發初期明確定義專案的「What」和「Why」,而非直接投入程式碼編寫。
- 流程: 借助 Spec Kit,開發者能循序漸進地完成四個步驟:建立規範 (Specify)、制定計畫 (Plan)、分解任務 (Tasks) 和執行 (Implement)。 每個步驟都有明確的驗證點,以確保 AI 產出的內容符合預期。
- 優點: SDD 流程能有效減少開發中的猜測,降低程式碼錯誤率,提升程式品質。 它能將重要的設計決策儲存在可追溯的規範文件中,讓團隊成員共享上下文,降低溝通成本。
- 工具: Spec Kit 主要由兩大組件構成:Specify CLI (命令列介面) 和 SDD 模板。 透過 CLI,開發者可以快速建立專案,並自動配置各種範本,以配合常用的 AI 編碼工具 (例如 Copilot)。
- 實際操作: 首先,使用
/speckit.constitution指令建立專案的「憲法」,即定義專案的基本原則。 接著,使用/speckit.specify指令撰寫詳細的規格說明,專注於功能需求。 然後,使用/speckit.plan指令,指定技術方案。 之後,用/speckit.tasks指令將計畫分解為可執行的任務。 最後,用/speckit.implement指令執行任務,讓 AI 產生程式碼。
個人心得:
GitHub Spec Kit 的出現,為 AI 輔助開發帶來了新的思路。 它不僅僅是單純的工具,更是一種新的開發哲學。 透過明確的規範,開發者可以更好地掌控開發流程,將 AI 變成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雖然 SDD 並非萬能,但它為 AI 開發注入了更多的可預測性和可控性,值得我們去嘗試和探索。 透過 SDD,我們能將專注點放在專案的本質,即「What」和「Why」上,而將繁瑣的技術細節交給 AI 處理,從而實現更高效、更高品質的開發。
參考閱讀
- https://github.com/github/spec-kit
- https://developer.microsoft.com/blog/spec-driven-development-spec-kit
- https://www.reddit.com/r/ClaudeCode/comments/1nb8mi9/anyone_tried_githubs_speckit_with_claude_code/
- https://github.blog/ai-and-ml/generative-ai/spec-driven-development-with-ai-get-started-with-a-new-open-source-toolk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