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麻素過度刺激症候群:日益嚴峻的挑戰
「大麻素過度刺激症候群 (Cannabis Hyperemesis Syndrome, CHS) 的新診斷代碼將為我們提供有關大麻不良事件的重要硬數據,醫生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 Beatriz Carlini
急診室的警訊:大麻素過度刺激症候群病例激增
近年來,全球急診室觀察到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因長期使用大麻而引發嚴重嘔吐的患者數量顯著增加。這種症狀複雜且具挑戰性的疾病,被正式認定為大麻素過度刺激症候群 (Cannabis Hyperemesis Syndrome, CHS)。CHS 的診斷與治療對醫療專業人員構成嚴峻的考驗,凸顯了對該病症深入理解的迫切需求。
ICD-10 診斷密碼:疾病標準化的重要一步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已正式引入大麻素過度刺激症候群的診斷代碼 (R11.16)。這個里程碑代表著對 CHS 的認可,並為其研究奠定基礎。
- 追蹤與紀錄: 此代碼的引入將有助於更有效地追蹤、紀錄和分析 CHS 病例,提供更準確的流行病學數據。
- 數據可靠性: 標準化的診斷有助於提高數據的可靠性,從而促進對 CHS 的病理機制、風險因素和潛在治療策略的研究。
知覺的盲點:醫療人員對 CHS 的認知不足
儘管 CHS 的病例日益增加,許多醫療保健提供者對此疾病仍然不熟悉。這種認知上的差距導致診斷延遲,並增加了不必要的醫療費用。
這段話點出了 CHS 診斷延遲所造成的經濟負擔。學者與研究人員必須重視以下幾點:
大麻素經常被用於治療噁心,然而,諷刺的是,它也可能是 CHS 的罪魁禍首。這種矛盾的現象使得診斷過程更加複雜。患者可能長期使用大麻而未出現問題,或者他們可能將其視為治療噁心的手段。
「有些人說他們使用大麻幾十年都沒問題。或者他們吸食大麻是因為他們認為可以治療噁心……似乎存在一個臨界點,人們可能會容易患上這種疾病,而這個臨界點因人而異。即使少量使用也可能導致這些人開始嘔吐。」 – Chris Buresh 醫生
CHS 的確切病因仍然未知。然而,一些潛在因素可能與其發生有關:
未來的研究應著重於探索 CHS 的根本原因,並找出易感人群的風險因素。
治療的困境:現有藥物效果有限
傳統的止吐藥對 CHS 的治療效果通常不佳,這迫使臨床醫生尋求替代療法。一些研究表明,辣椒素乳膏和熱水浴可能能緩解症狀。
CHS 的康復過程可能因症狀的反覆出現和成癮問題而受到阻礙。患者可能沒有意識到最近發作與大麻使用之間的關聯,而對於那些已經意識到診斷結果的人來說,成癮則使他們難以戒除大麻。
總之,大麻素過度刺激症候群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提高人們對 CHS 的認識,建立標準化的診斷流程,並深入研究其病因和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於改善患者護理至關重要。台灣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可以在以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 流行病學研究: 進行台灣地區的 CHS 流行病學研究,了解其發病率和風險因素。
- 臨床研究: 探索更有效的 CHS 治療方法,並評估現有療法的療效。
- 健康教育: 加強公眾對 CHS 的認知,提高大麻使用者的風險意識。
透過共同努力,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對這一複雜的疾病,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若要獲得更多資訊,可搜尋世界衛生組織 (WHO) 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的相關報告與指引。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Medicine. (2025, November 27). Why more
cannabis users are landing in the ER with severe vomiting.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7,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1/
251126095029.htm\n—\n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Medicine.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