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鑑於近期巴西的研究揭露市售塑膠玩具中潛藏重金屬超標的危機,這不僅是對孩童健康的嚴重威脅,也突顯了全球玩具安全監管的不足。這份研究的警訊,值得台灣學術界與相關產業深入探討,共同為下一代的健康把關。
重金屬玩具危機:巴西研究敲響的警鐘
玩具是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夥伴,然而, recent 巴西聖保羅大學 (USP) 和阿爾費納斯聯邦大學 (UNIFAL) 合作,在 FAPESP 的支持下,針對巴西市售的 70 件塑膠玩具進行檢測後,發現一個令人憂心的事實:許多玩具的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遠超過巴西和歐盟的安全標準。這項研究不僅點名了鋇、鉛、鉻、銻等有害物質,更揭示了玩具生產與進口過程中的監管漏洞。
“這些數據揭示了一種令人擔憂的多重污染和缺乏控制的局面。” – Bruno Alves Rocha
鋇超標的潛在風險:心血管與神經系統的隱憂
研究指出,高達 44.3% 的玩具樣本中,鋇含量超出安全限制,有些甚至高出 15 倍之多。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的鋇環境中,可能引發嚴重的心律不整、癱瘓等心血管與神經系統疾病。雖然鋇化合物在工業上有其用途,但在兒童玩具中出現如此高濃度的超標,顯然是對兒童健康的極大威脅。
試想,孩子們每天接觸的玩具,竟成了健康的隱形殺手,這著實令人擔憂。
鉛中毒的長期影響:不可逆的腦部損傷
除了鋇之外,鉛也是另一個令人擔憂的重金屬。研究發現,32.9% 的玩具樣本中鉛含量超標。鉛是一種已知的神經毒素,即使是低濃度的鉛暴露,也可能對兒童的腦部發育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導致記憶力衰退、智商降低等問題。尤其在兒童時期,大腦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鉛的毒性影響更為顯著。
許多研究都證實,鉛暴露與兒童的認知功能障礙息息相關,這不僅影響了孩子們的學習能力,也可能對他們未來的發展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
除了鋇和鉛之外,研究還發現有 20% 和 24.3% 的玩具樣本中,分別含有超標的鉻和銻。銻可能引起腸胃道問題,而鉻則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重金屬往往不是單獨存在,而是以「雞尾酒」的形式同時出現在玩具中,產生複合毒性效應。這種多重汙染的風險,遠比單一重金屬超標更加複雜且難以評估。
口腔探索行為:增加暴露風險的關鍵因素
這項研究特別關注 0 至 12 歲兒童使用的玩具,因為這個年齡層的孩子經常會將玩具放入口中,透過口腔探索世界。這種行為無疑增加了他們接觸有毒物質的風險。Rocha 指出,口腔探索是導致兒童暴露於有毒物質的重要途徑。因此,對於這個年齡層的玩具,更應該嚴格把關,確保其安全性。
家長在選購玩具時,除了注意玩具的材質和安全性標章外,也應該避免購買來路不明、顏色過於鮮豔的玩具,以降低孩子們接觸有害物質的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玩具的顏色與重金屬含量之間可能存在關聯,例如米色玩具的重金屬含量通常較高。此外,研究還發現鎳、鈷和錳之間存在相關性,暗示這些重金屬可能來自同一個生產源頭。這些發現為追溯汙染源頭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有助於相關單位採取更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
透過分析玩具的顏色、材質、產地等資訊,我們可以更有效地辨識出潛在的風險玩具,並追溯到相關的製造商或供應商,從源頭解決問題。
強化監管與認證:保護兒童健康的當務之急
面對玩具重金屬超標的危機,研究人員呼籲政府應加強監管力度,包括定期進行實驗室分析、建立產品追溯機制,以及提高進口玩具的認證標準。目前的法規和監管措施顯然不足以保護兒童免於接觸玩具中的有毒金屬。
Rocha 強調,保護兒童健康是當務之急,必須立即採取行動。除了政府的監管之外,消費者也應該提高警覺,選擇有信譽的品牌和通路購買玩具,並定期檢查玩具是否有損壞或變質的情況,以確保孩子們的安全。
Fundação de Amparo à Pesquisa do Estado de São Paulo. (2025, November 28).
Scientists find toxic metals hidden in popular plastic toy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1/
251128050532.htm\n—\n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Fundação de Amparo à Pesquisa do Estado de São Paulo.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