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福爾摩沙衛星八號、齊柏林衛星、SpaceX、獵鷹九號、太空科技
[內文]:
2025年11月29日凌晨,台灣的太空科技迎來歷史性的一刻。「福爾摩沙衛星八號-齊柏林衛星(FORMOSAT-8-Zeppelin)」搭乘SpaceX獵鷹九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軌道。這次發射不僅是台灣太空發展的里程碑,更象徵著台灣在太空自主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
此次發射備受矚目,凌晨2點18分火箭點火升空,經過10小時的任務,福衛八號齊柏林衛星在4時38分成功進入561公里高的目標軌道。整個發射過程透過國家太空中心與國科會的YouTube頻道全程直播,吸引了眾多民眾熬夜觀看,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齊柏林衛星是台灣首顆具備亞米級解析度的國產遙測衛星。這意味著,它能夠拍攝到地面上小至1公尺的物體。如此高解析度的影像,未來將被廣泛應用於國土監測、災害應變、環境監測、城市規劃、農業資源管理等領域。此外,它也能夠支援國際災害觀測任務,提升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福衛八號計畫包含8顆衛星,其中6顆為高解析度光學衛星,另外2顆為超高解析度衛星。這次發射的FS-8A衛星,就好比一台飛在太空中的高階相機,它的成功入軌,為後續衛星的發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個人心得:
身為一個台灣人,看到齊柏林衛星成功發射,內心感到非常激動。這不僅僅是一顆衛星的發射,更是台灣科技實力的展現。它代表著我們在太空科技領域的自主能力,也代表著我們有能力去解決國內外的各種問題。
事件癥結點:
這次發射的成功,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它為台灣太空產業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局面。未來,透過福衛八號計畫,台灣將有機會在太空產業鏈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台灣的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Yahoo新聞、三立新聞網、鏡報:提供了關於發射時間、火箭型號、衛星功能等基本資訊,這些資訊構成了文章的事實基礎,讓讀者對事件有初步的了解。
* 國家太空中心與國科會的資訊:提供了衛星的應用領域,以及這次發射對台灣太空產業的意義,這豐富了文章的內涵,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事件的重要性。
* 本文的獨特觀點:在上述資訊的基礎上,加入了個人的感受與評論,並進一步探討了事件對台灣太空產業發展的影響。
參考閱讀
今晚別睡!熬夜來看「齊柏林衛星」發射!,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今晚別睡!熬夜來看「齊柏林衛星」發射!,三立新聞網 setn.com via Yahoo奇摩新聞
福衛8號齊柏林衛星發射再等等 延後至11/29凌晨發射,鉅亨網
齊柏林衛星升空! 5次延期終於成功發射,自由時報電子報
凌晨快訊/SpaceX火箭升空嗨醒太空迷 台灣齊柏林衛星轟喊「太空我來了」,鏡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再度熬夜!齊柏林衛星凌晨2時44分將搭火箭 再試升空,自由時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