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馬太鞍溪堰塞湖、垂直避難、內政部、花蓮、防災計畫
馬太鞍溪堰塞湖風波:垂直避難爭議與防災計畫的檢視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因強颱樺加沙帶來豪雨而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在這場災害中,19人不幸罹難,引發了社會對「垂直避難」措施的質疑。內政部出面澄清,強調「垂直避難」並非此次因應溢流事件而新創的避難方式,而是早已納入花蓮縣的防災計畫中。
內政部指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部的水災災害防救業務計畫,以及花蓮縣的相關保全計畫中,都提到了民眾在水災時可以採取的避難方式,包含「依親」、「至避難收容處所」,以及「至高處垂直避難」。內政部特別強調,垂直避難的前提是,確認居家建築結構穩固安全,例如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二樓以上,且不在水岸邊,才適合在災難時作為暫時避難的選擇。
然而,這項措施卻在這次的災情中引發爭議。部分民眾認為,在缺乏明確指引的情況下,貿然採取「垂直避難」可能加重了傷亡。對此,內政部表示,目前仍處於救災期間,一切以救災復原為重,並強調與農業部、花蓮縣政府及專家學者開會時,始終以「保全人民生命安全」為最高原則來劃定疏散範圍。
個人心得:
從這次事件中,我們看到防災計畫的執行面,與民眾實際的應變能力之間,可能存在著落差。垂直避難作為一種防災策略,其可行性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建築物的結構、民眾的防災知識,以及政府提供的相關指引。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癥結點,不在於「垂直避難」本身是否為正確的防災策略,而是如何在執行過程中,確保民眾能夠理解並正確地應用這項措施。這需要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區共同努力,透過更完善的宣導、更細緻的指引,以及定期的演練,來提升民眾的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Yahoo新聞報導: 報導了內政部澄清「垂直避難」非新創措施,並指出花蓮縣107年的水災保全計畫中已有相關規定。
- 內政部聲明: 強調垂直避難的先決條件,以及政府在救災期間以「保全人民生命安全」為最高原則。
本文透過梳理報導內容,並結合個人觀點,探討了垂直避難措施在本次馬太鞍溪堰塞湖事件中所引發的爭議。同時,也點出了在防災計畫執行過程中,提升民眾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的重要性。
參考閱讀
「垂直撤離」加重死傷人數?內政部澄清非新創:花蓮縣107年水災保全計畫裡也有,FTNN新聞網 • 21 分鐘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垂直避難」挨轟 內政部澄清並非新創方式,中廣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垂直撤離」加重死傷人數?內政部澄清非新創:花蓮縣107年水災保全計畫裡也有,FTNN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花蓮災情「垂直避難」非新創 內政部:短時間保全性命關鍵 – 鏡週刊 Mirror Media,鏡傳媒
強調垂直避難非新創 內政部:早列花蓮107年相關防災原則,匯流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音檔外流…劉世芳稱「家門口淹過就算了」? 內政部澄清:遭斷章取義,台視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