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美國政府停擺、撥款法案、政治僵局、川普、民主黨
[內文]:
美國政府再次陷入停擺危機!繼2025年10月1日因資金耗盡而停擺後,參議院於10月3日再次否決了兩黨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讓聯邦政府的停擺狀態持續。這已是近七年來美國政府首次停擺,顯示了兩黨之間嚴重的政治僵局。
民主黨和共和黨對於撥款法案的內容存在分歧。民主黨堅持將延長健保補助納入法案,並要求川普撤回醫療補助刪減法案。共和黨則提出了臨時撥款法案,希望為聯邦政府提供七週的資金,以便兩黨繼續協商。然而,兩黨互不相讓,導致法案一再被否決。
面對僵局,前總統川普選擇採取強硬手段。他凍結了對芝加哥的21億美元交通運輸補助金,希望以此施壓民主黨。此舉引發了伊利諾州州長普里茨克的強烈批評,認為此舉是出於政治利益考量,將損害經濟和依賴公共交通的民眾。川普先前也曾凍結紐約市和16個州的資金,並預告將把矛頭指向奧勒岡州的波特蘭市。
這並非美國政府首次面臨停擺危機。歷史上,政府停擺的情況時有發生,往往造成社會運作的混亂和經濟損失。這次停擺若持續到下週一,將成為美國史上政府關門持續時間第四長的紀錄。
個人心得:
從這次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兩黨政治的激烈對抗。在重要的議題上,兩黨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寧願犧牲國家運作,也不願做出妥協。這不僅損害了政府的效率,也加劇了社會的撕裂。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核心癥結點在於兩黨對預算分配和政策立場的根本性分歧。民主黨堅持將重要的社會福利納入撥款法案,而共和黨則希望透過削減開支來控制預算。雙方缺乏互信,使得協商難以進行。此外,川普的介入,更使得政治鬥爭的色彩加深,為解決僵局增添了額外的難度。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 Yahoo新聞、新頭殼、太報的報導:提供了關於美國政府停擺的背景信息、事件進展和相關人物的立場。
- 對照: 本文基於上述資料,梳理了事件的來龍去脈,並加入了對事件癥結點的分析,從而使讀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複雜性和背後的政治動機。
總之,這次美國政府停擺事件反映了美國政治的困境。兩黨的對立以及政治人物的算計,使得國家陷入了僵局。 這樣的政治亂象,最終將由美國人民共同承擔。
參考閱讀
美參院否決兩黨臨時撥款法案 政府持續「停擺」,新頭殼 • 33 分鐘前
美參院否決兩黨臨時撥款法案政府持續「停擺」,新頭殼 via Yahoo奇摩新聞
美國政府停擺多久會拖垮GDP與就業?白宮經濟顧問估驚人數字,工商時報
民主黨再擋撥款法案 川普拿芝加哥開刀,太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美參議院否決兩黨臨時撥款法案政府停擺倒數計時,中央社
美政府關門恐持續到下週 白宮:裁員將是不幸後果 | 國際 | Newtalk新聞,新頭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