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以色列、伊朗、飛彈攔截、代價、國防
以色列的「鐵穹」:攔截飛彈的代價有多高?
自從伊朗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空襲以來,全球目光再次聚焦於中東地區。這次襲擊中,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尤其是著名的「鐵穹」(Iron Dome),成功攔截了絕大部分的飛彈和無人機,展現了其強大的防禦能力。然而,這場看似成功的防禦戰背後,卻隱藏著高昂的代價。
根據Yahoo新聞的報導,以色列國防軍將領阿敏諾克估計,單單一晚的防禦行動,就可能耗費約新台幣343億至428.8億元。這筆巨額支出包含了多個方面:使用「箭式」系統防空飛彈、攔截巡弋飛彈,以及派遣戰機攔截無人機的成本。其中,每枚「箭式」飛彈的成本約為新台幣3000萬元,而負責攔截中程飛彈的「大衛彈弓」飛彈,每枚也需要約新台幣857.6萬元。此外,戰機的出動成本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以色列之所以願意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是因為其建國以來就面臨著持續不斷的安全威脅。為了保護國家安全,以色列不斷推陳出新,發展了多種防空設備。除了「鐵穹」之外,還有「大衛彈弓」和「箭式」系統,分別用於攔截不同射程的飛彈。「鐵穹」主要用於應對來自加薩等地的短程火箭彈和無人機,而「大衛彈弓」則負責攔截中程飛彈,而「箭式」則類似於美國的「愛國者」飛彈系統,用於攔截遠程飛彈。
個人心得: 從這次事件可以看出,以色列的國防科技確實非常先進,能夠有效保護國家免受大規模襲擊。然而,高昂的防禦成本也令人擔憂。如何平衡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是以色列政府必須面對的長期挑戰。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在衝突不斷的地區,既保護國家安全,又能控制不斷上升的軍事開支。這次伊朗的襲擊,突顯了以色列依賴高科技防禦系統的必要性,但同時也揭示了這種依賴所帶來的經濟壓力。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Yahoo新聞的報導。該報導提供了以色列防空系統的詳細介紹,以及攔截飛彈所產生的巨額費用。此外,TVBS新聞網的報導,也提供了「鐵穹」的攔截效能,以及各系統的詳細分工。將這些資料結合起來,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這次事件的背景和影響。
參考閱讀
以色列的魔障,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攔截伊朗攻擊代價多貴? 以色列:一晚最高燒掉4百億台幣,TVBS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以色列有哪些飛彈防禦系統:「鐵穹」、「大衛投石索」和「箭」式,BBC NEWS 中文 via Yahoo奇摩新聞
以伊沖突升級:以色列准備多線作戰?,德國之聲 via Yahoo奇摩新聞
伊朗狂丟350枚飛彈!以色列人「以為是玩笑」 一晚噴412億成功攔截99%飛彈,eNews via Yahoo奇摩新聞
《哈利波特》小粉絲失蹤、JK羅琳也聲援 以國證實罹難,TVBS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