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陽明交大、Asfaloth-2025、旭海發射場、科研火箭、TASA
陽明交大科研火箭Asfaloth-2025 成功升空,為台灣太空夢奠基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於10月18日早上在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成功升空,這次發射是Asfaloth系列火箭的第二次飛行試驗,為台灣培育小型運載火箭人才和推廣太空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這項任務由陽明交大機械工程系的跨實驗室團隊共同研發,並獲得國家太空中心(TASA)的指導與技術支援。Asfaloth-2025火箭全長約6.2公尺,直徑26.5公分,重量為198公斤,屬於單節式火箭。它搭載了陽明交大ARRC團隊自主設計的蛇鷹混合式火箭引擎,該引擎的最大推力約為940公斤,推進時間約12.4秒,總衝約68396牛頓‧秒。
個人心得: 看到台灣的大學團隊能自主研發火箭並成功發射,著實令人感到振奮。這不僅是學術界的成就,也展現了台灣在航太科技領域的潛力。
此次發射的主要目標,包括驗證火箭模型與模擬的準確性、測試航電系統功能、降落傘的部署機制、以及酬載通訊與資料下傳的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ACES LAB在火箭前端與中段安裝了加速度計,以量測火箭在飛行期間的三軸振動情形,這些數據將有助於了解火箭的飛行表現,並為未來的設計提供參考。
此次任務也首度整合了TASA的移動式發射架(Mobile Launch Platform, MLP),這項設計可滿足學研界探空火箭的需求,有效降低發射成本,縮短發射前置作業時間,並提升火箭上架整測作業的安全性。MLP還可以精細調整發射角度,幫助團隊更精準地達成任務目標。
事件癥結點: 台灣的太空發展起步較晚,但透過學術單位的努力,以及政府的支持,正逐步建立起自主的火箭研發能力。
TASA表示,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自啟用以來,已成為台灣科研火箭的主要試驗場域,這次Asfaloth-2025的成功發射,也是該發射場完成的第10次科研探空火箭發射。這次的成功經驗,為台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了Yahoo新聞的報導,其中關於Asfaloth-2025火箭的尺寸、引擎規格、飛行數據等資訊,均來自中央社的報導內容,並由TASA提供相關技術支援。另外,對於火箭研發的目標與意義,則是綜合了各方資訊,試圖呈現此次發射在台灣太空發展上的重要性。
參考閱讀
陽明交大科研火箭Asfaloth-2025 旭海發射場升空,中央社 • 4 小時前
陽明交大「Asfaloth-2025」成功升空!台灣科研火箭再創新里程 | 科技 – 太報 TaiSounds,太報
陽明交大科研火箭Asfaloth-2025 旭海發射場升空(圖),中央社 via Yahoo奇摩新聞
陽明交大科研火箭發射升空(2) (圖),中央社 via Yahoo奇摩新聞
陽明交大「Asfaloth-2025」科研火箭旭海升空台灣太空科技再邁進,自由時報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