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醫療的新曙光:Pembrolizumab在Merkel細胞癌治療上的潛力
「STAMP試驗提供了首個證據,表明手術後使用Pembrolizumab免疫療法可能幫助Merkel細胞癌患者,預防癌症在遠離原發部位的器官中復發。」- Janice M. Mehnert 博士
Pembrolizumab 的突破:Merkel 細胞癌遠端轉移風險顯著降低
Merkel細胞癌 (Merkel cell carcinoma, MCC) 是一種罕見且具侵略性的皮膚癌,影響全球約百萬分之三的人口。傳統治療方式雖然能移除腫瘤,但癌細胞擴散至遠端器官的風險仍然存在,嚴重影響患者的存活率。然而,一項名為 STAMP 試驗 (EA6174) 的第三期臨床研究,為這種困境帶來了一線曙光。該試驗評估了 Pembrolizumab(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作為手術後的輔助治療,結果顯示,雖然在降低整體復發風險方面沒有顯著差異,但遠端轉移的風險卻降低了 42%。這項發現對於專注於改善 MCC 患者預後的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來說,無疑是一項令人鼓舞的消息。
STAMP 試驗:最大規模的 Pembrolizumab 輔助治療研究
STAMP 試驗是迄今為止針對 Merkel 細胞癌進行的最大規模的 Pembrolizumab 輔助治療研究。這項隨機、第三期臨床試驗,納入了 293 名接受手術移除腫瘤的患者。其中 147 名患者接受 Pembrolizumab 輸注,而另外 146 名患者則接受監測,不進行額外的藥物治療。研究結果顯示,接受 Pembrolizumab 治療的患者中,有 73% 在兩年後仍保持無癌狀態,而對照組的比例為 66%。儘管兩組的癌症無復發率差異並未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性,但遠端轉移風險的降低,無疑突顯了 Pembrolizumab 在預防癌細胞擴散方面的潛力。值得一提的是,這項試驗的成功,歸功於一個涵蓋全國 500 多家醫院和癌症中心的龐大規模合作。
Merkel 細胞癌是一種罕見且具侵略性的皮膚癌,每年每百萬人中約有三人罹患此病。由於其侵略性強,診斷後五年內的存活率不到一半。這種癌症通常表現為在陽光照射部位出現無痛腫塊,起源於皮膚的觸覺感應細胞,也被稱為皮膚神經內分泌癌。由於其罕見性及高侵略性,Merkel 細胞癌的治療一直面臨挑戰。傳統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但對於已發生轉移的患者,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因此,開發更有效的治療策略,對於改善 Merkel 細胞癌患者的預後至關重要。
Pembrolizumab 的作用機制:釋放免疫系統的潛力
Pembrolizumab 是一種 PD-1 抑制劑,其作用機制是阻斷癌細胞用來逃避免疫系統偵測和攻擊的 PD-1 受體。簡單來說,癌細胞會利用 PD-1 受體來「偽裝」自己,使免疫細胞無法辨識並摧毀它們。Pembrolizumab 透過阻斷這個過程,賦予免疫細胞更強大的能力,使其能夠更有效地辨識並摧毀癌細胞。目前,Pembrolizumab 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批准,用於治療復發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 Merkel 細胞癌,其商品名為 KEYTRUDA。這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代表著免疫療法在癌症治療上的一大進展,也為 Merkel 細胞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遠端轉移:評估 Pembrolizumab 療效的關鍵指標
儘管 STAMP 試驗中,Pembrolizumab 組的兩年無癌率高於對照組,但差異並未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性。然而,遠端轉移風險的降低,是一個重要的次要終點成就。這突顯了 Pembrolizumab 在預防 Merkel 細胞癌擴散方面的潛力,即使它不能消除原發部位復發的風險。這項發現對於臨床醫生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表明 Pembrolizumab 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用於降低 Merkel 細胞癌患者的遠端轉移風險,從而改善其整體預後。
Mehnert 博士將於 2025 年 10 月 20 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歐洲腫瘤內科學會 (ESMO) 大會上,發表 STAMP 試驗的結果。這次發表將提供更多關於 STAMP 試驗結果的細節和見解。對於台灣的學者和研究生來說,關注這次大會的發表,將有助於更深入地了解 Pembrolizumab 在 Merkel 細胞癌治療中的應用前景。有關 ESMO 大會的更多資訊,可以透過網路搜尋 “ESMO Congress 2025” 找到。
ECOG-ACRIN Cancer Research Group. (2025, October 20). Scientists find immune
drug that could halt skin cancer’s deadly spread.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20, 202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0/251020092821.htm\n—\n Story Source:
Materials provided by ECOG-ACRIN Cancer Research Group.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