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偏見報導]失業率降,但長期失業、工時不足隱憂,勞動市場待改善。 [無偏見報導]失業率降,但長期失業、工時不足隱憂,勞動市場待改善。](https://i0.wp.com/s.yimg.com/ny/api/res/1.2/Bd03.Mzo2q7XKnTZ6sFTWg--/YXBwaWQ9aGlnaGxhbmRlcjt3PTE4ODtoPTQ4/https://s.yimg.com/os/658/2013/05/07/investor-gif_101036.gif?ssl=1)
[關鍵字]:失業率、就業市場、工時不足、長期失業、日本
9月失業率下降,但勞動市場隱憂浮現
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9月的失業率為3.38%,創下近25年來同期新低。這看似是個好消息,表示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整體失業人數也有所下降。然而,細看數據,卻也浮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隱憂。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9月的失業週數平均為19.4週,比8月延長了0.9週。其中,初次尋職者的失業週數也延長了1.2週。更令人擔憂的是,失業期間達1年以上的長期失業人數,在9月增加了6000人,達到4.9萬人。這意味著,雖然失業率降低,但有一部分人正面臨著更長期的失業困境。
此外,工時不足的就業人數也呈現增加趨勢。9月工時不足就業人數為12.9萬人,月增6.56%,創今年以來新高。這顯示,即使有些人找到了工作,但工作時數可能不足,收入受到影響,未能充分發揮勞動價值。
日本方面,9月份的失業率持平在2.6%,就業人數增加24萬人。相較之下,台灣的失業率雖然降低,但長期失業和工時不足的問題,更顯得嚴峻。
個人心得: 看到失業率下降,第一時間可能會覺得經濟好轉。但深入分析後,會發現勞動市場的狀況比想像中複雜。失業率只是單一指標,並不能完全反映勞工的真實處境。
事件癥結點: 事件的癥結點在於,如何提升就業品質,讓勞工不只找到工作,還能獲得足夠的工時和合理的薪資。長期失業和工時不足,都可能導致經濟上的困難和心理壓力。
參考資料與本文對照: 本文主要參考Yahoo新聞和太報的報導。例如,文中關於失業率、失業週數、長期失業人數和工時不足就業人數的數據,都來自於主計總處的統計,並在文章中加以呈現。同時,本文也引用了日本的失業數據,與台灣的情況進行對比,希望提供更全面的視角。
參考閱讀
日本9月份失業率持平2.6%,就業人數增加24萬人,財訊快報 • 20 分鐘前
失業率續創同期新低!主計總處:9月長期失業人數、平均失業週數延長,太報 via Yahoo奇摩新聞
9月失業率降至3.38% 改寫25年來同月新低,卡優新聞網 via Yahoo奇摩新聞
9月失業率3.38% 失業人數減8千人 – 台灣醒報 Awakening News Networks,台灣醒報
《經濟》9月失業率降至3.38%_富聯網,富聯網
9月失業率寫25年同期新低 – 財經要聞,中時電子報
 
                        